24歲的貝爾蒙特抵達紐約,在華爾街開設羅斯柴爾德銀行的代辦所。1836年,美國爆發金融危機,很多地方政府失去了美國第二銀行的信用支援,大約有8個州完全無法償還到期的債券利息。在當時美國人看來,皮博迪、摩根和貝爾蒙特是歐洲金融家族控制並奴役美國人的代理人。密西西比州政府甚至公開宣稱,他們不會支付利息,決不能讓羅斯柴爾德家族奴役他們的後代。貝爾蒙特剛到美國時,正是紐約許多金融企業資不抵債陷入破產邊緣之際,他依靠羅斯柴爾德強大的金融資源,狂掃被低價做空的債券和股票。大批紐約的本地銀行紛紛倒閉,貝爾蒙特大手筆注入重金。此時的美國已沒有一箇中央銀行來拯救瀕於失敗的信用與貨幣系統,而貝爾蒙特的出現和出手,事實上起到了中央銀行挽救金融系統的作用。貝爾蒙特還大手筆吃進政府債券,獲取了美國政府的信任,很快便成為紐約金融界的領袖級人物並被總統任命為政府金融顧問。
後來,貝爾蒙特在羅斯柴爾德代理公司的基礎上,建立了奧古斯特·貝爾蒙特銀行,並落戶華爾街78號。這家公司成為羅斯柴爾德在美的新代理商,與羅斯柴爾德家族的隸屬關係一直延續到19世紀末。由於羅氏家族的鼎力支援,貝爾蒙特很快就成為了美國財政部最大的債權人,墨西哥戰爭期間,貝爾蒙特銀行為美國財政部的絕大部分貸款提供了金融擔保。19世紀中後期,貝爾蒙特家族成為美國最有權勢的政治與金融世家。1851年,貝爾蒙特妻子的叔父約翰·斯萊德爾幫助時任國務卿的詹姆斯·布坎南成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1853~1858年,貝爾蒙特本人則擔任美國駐荷蘭大使。
除了猶太移民金融家與外國資本的金融代理人外,美國本土金融家也在茁壯成長。1837年金融危機,阿斯特從別人的絕望中賺取暴利。一位與他同時代的觀察者曾寫道:“在1836~1837年的金融危機期間,他透過購買政府的股票、債券和抵押貸款,從而使自己的財富有了巨大的增長。他很樂意以低於面值的價格從陷入貧困的持有者手中購買抵押契據;當這些契據到期的時候,他就取消抵押品的贖回權,他還以在當時看來極低的破產價格購買抵押財產。”如果利息沒有準時支付,阿斯特就會堅定不移地利用法律的每一項規定,申請撤銷抵押品的贖回權。法院在阿斯特金錢的支配下很快就會給出回應。就這樣,阿斯特一塊地接一塊地,一筆財產接一筆財產,取得了完整的所有權。
大魚吃小魚,快魚吃慢魚。金融危機既有危險又有機會,危險由普通人承擔。1837年金融危機,小農場主數量劇減,小企業主元氣大傷,這些小資本的所有者絕大多數淪為普通的打工一族。機會留給了大金融家,危機不過是超級富豪一種很方便的奪取他人財富的手段,阿斯特這樣的大金融家在1837年危機中佔有了越來越多的資產。但是,能與英國人相抗衡的美國本土大金融家之崛起要等到美國內戰以後了。
主權信貸工具助林肯打贏了內戰
在美國內戰之前,絕大部分美國人都是英國移民。與其他後起之秀不同的是,美國不僅繼承了英國的科學、文化與經濟財富,還繼承了英國的政治與經濟制度。但是,就像馬克思曾說過的那樣——“美國的經濟發展本身就是歐洲特別是英國大工業的產物。目前的美國,仍然應當看做是歐洲的殖民地”——對歐洲的從屬關係將阻礙美國的經濟繁榮。
美國南部與英國的從屬關係尤為突出。南方各州一直是採用種植園制度向英國輸出棉花、糧食等原料,進口工業製成品的殖民經濟。北方各州則以工業為主。早在18世紀90年代,北方的紐約州、賓夕法尼亞州和新英格蘭地區就從事製造業和航海業,為了保護自己的產業曾頒佈地方性的高關稅法案,與南方各州所擁護的自由貿易原則產生了利益衝突。
自由貿易是南方種植園主的利益所在,他們希望加入以英國為核心的國際分工體系,專業生產棉花、咖啡豆和糧食等初級產品,低價進口工業品。關稅保護政策則是北方崛起的關鍵所在,當時美國製造業實力遠弱於英國,只有透過政府高關稅的保護政策才能避免與英國人發生直接的競爭。不過,北方各州的政治與經濟實力遠強於南方。北方人口是南方的3倍,機器裝置是南方的6倍,北方僅賓夕法尼亞一州的鋼鐵產量就是南方的16倍。雖然在1840年左右,短暫實行過自由貿易政策,但在北方工業利益集團的操縱下,美國政府從建國起主要是採用貿易保護主義政策。
貿易保護政策成就了北方各州的工業建設,18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