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士。庶吉士是由進士文學優等者及善書者為之, 是仕途中的重要階梯。後,朱棣又命侍讀學士解縉選才資英敏者就讀文淵閣,曾■等二十八人入選。庶吉士周忱落選,他上言自諫少年願學,朱棣十分高興,增周忱共為二十九名。司禮監月給筆墨紙張,光祿寺給朝暮饌,禮部月給膏燭鈔每人三錠,工部擇近第宅居之。朱棣常常至學館面試之。 就學者五日一休沐,必使內臣隨行,並派給校尉騶從,可謂優禮之至了。後來其中的不少人樹有政績留名後世。永樂年間還開了舉人入監讀書之例。由於進士所取有限,不少舉人落第。朱棣命翰林院錄其優者,俾入學以俟後科並給予教諭之俸。 也是養成人才之一途。
但並不是所有人才都能在永樂年間有所施展。即如後來聲名赫赫的學士楊榮、金幼孜、黃淮等也僅以五品秩入直文淵閣。 說是參與密勿,其實也很難影響決策。
朱棣喜書畫,善書的沈度兄弟、善畫的王紱等都被他羅致在身邊。這些看似優遊尊貴的文人學士並不是都十分得意,一些人常有鳥入樊籠之感。如王紱詩有:
縱有好奇者,相看為玩弄。
孰知野鳥苦,只悅公子容。
這樣的句子,確道出了朱棣身邊的一些文人學士的心境。他們不過是供裝飾用的花瓶籠鳥而已。
朱棣標榜謙己納諫.但其剛愎自用,很少聽取別人的意見。軍國大事多由一人獨斷。即如發五十萬大軍出塞親征蒙古這樣的大事,也難得令臣下贊一辭。永樂八年北征,車駕次凌霄峰,朱棣問侍臣胡廣等曰;〃諸將此來,不聞進一言,何也?〃胡廣以奉承之語回答道:〃成算在上,星火之輝何能上裨日月?〃 這固然可以看出諸將態度不積極,但也可以看出朱棣與群臣的關係。史學家談遷在評論這次北征時說:〃諸元侯銳士,徒知凜畏,謀議畜肭。〃 寧遠侯何福從徵,僅以〃數違節度〃,畏罪自殺,〃功冠交南〃的英國公張輔,亟調從徵,既不令抗鋒,也不令逐北,僅以之俾督運。〃天子自將,不欲諸臣分其功也〃。 既如此,諸臣何敢諫言?
第84節:開創與守成之間(14)
經過兩次北征,仍未達到朱棣預想的目的。永樂十九年,朱棣再次提出北征的問題,遭到了群臣的反對。兵部尚書方賓力言軍興費乏。戶部尚書夏原吉說:〃比年師出無功,軍馬儲蓄十喪八九,災費迭作,內外俱疲。〃朱棣大怒,方賓懼而自殺,夏原吉下獄,並籍其家。朱棣一意孤行,又連續發動了永樂二十年、二十一年、二十二年三次北征。結果,無功而還。第五次北征,朱棣回到榆木川,大病不起,方嘆〃夏原吉愛我〃,豈不晚矣!
最後,朱棣聲稱為治一本道德,明刑以弼教,他不斷申明禮制,旌表節婦孝子,又命儒生輯《孝順事實》、《為善陰騭》以頒賜天下。朱棣本人則裝得極為仁慈,甚至虛偽到把自己打扮成連小蟲子都不願傷害。永樂五年五月己巳這一天,朱棣來到靈谷寺,駐驊中庭:〃有青蟲著上衣,以手拂置地,餘命中官取置樹間,曰:〃此雖微物,皆有生理,毋輕傷之。〃〃 而朱棣之所為,卻多有可議之處。其最為人所不齒者,殆為對建文諸臣的殺戮。
大凡開國君主,總有點流氓無賴氣。大概這正是他們能夠蔑視禮法、無所顧忌地橫衝直撞的一個原因吧?你看,楚漢相爭中,項羽要烹殺劉邦的父親,劉邦嬉皮笑臉地要〃分我一杯羹〃 。起初,劉邦輕視儒生,有儒生拜見他,他竟奪過儒生的帽子往裡面撤尿。 同樣,朱元璋在羽翼豐滿時,便指使人將他擁戴借重已久的小明王沉於江水 。即位後專殺立威,對於可能對自己構成威脅的絕不留情。
朱棣身為藩王,帶兵奪位,也需要有向神聖禮法挑戰的精神。這個近乎開國之君的皇帝,也不免帶點流氓無賴氣。朱棣還有一個近在身邊的榜樣,正是其父朱元璋。胡適嘗說:〃成祖生於明太祖起兵之後八年(1360年),眼見太祖的流氓手段,故他的行為最像他老子。〃 朱棣同他的老子一樣,不僅有流氓手段,也是個殘忍嗜殺的暴君。不論是政治上的反對派,還是宮中得罪他的柔弱女子,他都誅殺無異。從帶領〃靖難〃之師打入南京起,朱棣便開始了對政治反對派的殘酷鎮壓和屠殺。永樂元年(1403年),朱棣宣佈:〃朕賴天地宗社之靈,父皇母后之佑以有天下。凡更改父皇之成憲,濁亂天下之奸惡,悉就誅僇。其餘文武官仍用無疑。升賞斥罰,從至公而已……今敢有妄分彼此,懷疑怨謗,不安職事者,事發族滅。〃 朱棣對政治反對派的鎮壓,不僅是殘酷的,也是空前野蠻的、卑鄙的。起初,他所公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