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1部分

此前,苗訓也已應匡胤之請,來到太尉府中任軍師之職,據說:他昨晚夜觀星象,已覺得天象有異,徹夜未眠,一直在觀察。初三日的清早,一個灰濛濛的朝陽正在升起,忽見日下復有一日,其光華耀眼,隨著升了起來,與原來之日互相摩蕩,驀地這後來的太陽竄升到上面去了,那原來初升的太陽卻不見了。苗訓見了,連呼怪事,忙喚其他人來看,但待到眾人來時,這景象早已過去,只剩下天邊一帶濃雲,一輪朝陽仍在冉冉上升。

眾人都恨自己來遲,沒看見這奇異的天象,只得追問苗訓,苗訓道:“此天命也。天機不可洩露,爾等千萬別向別人說起,萬一為皇上,太后,太尉他們得知,怪罪下來,我等可是擔當不起呢。”

太尉身邊的幾個近衛女將偏又是珊珊來遲,都沒看到,陶三春潑口罵道:“你這個牛鼻子臭道士,碰上這樣稀罕的景象兒不早告訴,弄得俺沒得看到。”

雖然苗訓再三叮囑眾人不要隨便把這件事說出去,可是,苗訓越是叫他們不要到處說,他們越是說得快。就在大年初二這天,禁衛部隊裡面就傳遍了。原來不是隻有苗訓一個人看見的嗎?如今卻是所有的人都說是親眼目睹的了。言之鑿鑿,半點不假。

大年初二,這段新聞便傳遍京城,一時間,謠言蜂起,京師百姓議論紛紛,也不知是從哪裡傳出的風言風語,都說:“皇帝身系國家安危,如今天象示警,看來就是說如今的皇帝年紀太小了,不能安邦治國,要立太尉為君,方能保國安邦,平定天下……”這時,是高懷德,郭進二將統領禁軍,趙匡義為開封府尹,掌管京師安全,一聲令下,“禁止謠傳”!因此皇城裡面謠言傳不進,朝臣偶有聽到的,也都不以為怪,

大年初三卯初,天色未明,太尉趙匡胤點起大軍出發,三軍出了仁和門,正走在路上,這時霧霾漸開,東方雲團已露晨曦,行軍隊伍中又是交頭接耳,紛紛擾嚷,又在說看到兩個太陽的事,這樣一來,看到了的也就看到了,沒看到的也說看到了,一路不停地議論,捱到傍晚,大隊才來到陳橋驛,匡胤入住驛內,眾軍均在驛外宿營。由於是新春出征,為體恤將士,特犒賞御酒以壯行色,匡胤就令將士就地歡宴,明日清早起程。

入夜,各營將士三三五五,各各成群結伴,團圓聚宴,猜枚唱令,呼盧喝雉,十分熱鬧。酒酣耳熱之際,又是議論著天象變異,兩個太陽的事,都說:“先出來的太陽落下去了,後來的太陽昇起來了,這不就是說小皇帝該下去了,太尉上去當皇帝了嗎……”。

將軍們也都說:“皇帝才哪麼一點點年記,懂得什麼東西?我輩在外面拼命廝殺他能知道嗎?倒不如先立點檢為天子然後北征咱們更放心。”

有的又說:“就按本朝來說,老皇帝不也就是帶兵到鄴都去的嗎,不堤防劉承祐這小子在京裡就殺了個亂七八糟的,弄了個天下大亂,如今的皇帝乳臭未乾,如何能掌朝理政?太尉領兵在外,萬一朝中出了亂子,叫咱們乍辦?”

說到最後,眾人紛紛擾嚷,都說道:“如果是太尉當皇帝,咱們打了勝仗回來,可以論功行賞,安享太平。如果不是太尉當皇帝,萬一朝中亂了起來,咱們倒成了無家可歸呢。”

說來說去,一時間群情洶湧,都喊著明天不去鄴都了。

都指揮使高懷德見群情鼎沸,便到中軍帳,趙匡義說:“全軍將士盡都在那裡議論紛紛,說要先立太尉為帝然後出兵,你看該如何處置”

正說話間,張瓊,李漢瓊,彭壽,郭德平,郭德安,李勇,張全義,馬興隆,鄧孝坤,林令雄等“十兄弟”各各手操刀劍,一齊湧入帳中,齊聲鼓譟道:“從大年初一開始,一連幾天天象異常,現在外面全軍群情洶湧,都說老天爺示意:如今的皇帝幼稚無知,無能治國安邦,太尉功勳卓著,人心所向,天命所歸,要先立太尉為天子,然後才肯出兵。”

這時,趙匡義正與趙普,苗訓等眾人議事,見眾人湧入,遂安撫眾人道:“各位稍安無躁,據天命所示,眾人所說,太尉雖是天命所歸,但一興一廢,乃國家大事,也要先得太尉允許,方好說話。如今太尉酒醉入睡,不宜驚擾,應待明日太尉酒醒向他稟明,,得其俯允而後可行。其次,倘若明日重入京師,汝等必須各各管轄好各自的軍隊,不得有人乘機生事,打砸搶掠,首先應確保京師人心穩定則天下安,天下安則汝等亦可保富貴矣。”

眾將聽了,歡呼萬歲,仍退出帳外。匡義見眾人擁立之事,已付諸行動,一面派人進入驛內報知匡胤,一面又派人連夜進京把當前情況告訴現在任職殿前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