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傻子了。這圈子一兜,就兜到胤礽這裡來了。
推薦陳夢雷?
那等於槓上李光地!
真做了……會被熊老師抽打的!李光地還是我師傅呢!
利益無法均衡,存異了就沒法兒求同。
談判破裂。
胤祉耷拉著腦袋走了。
胤礽硬著一張臉發呆,陳夢雷真不算什麼,有李光地在,就不會讓陳夢雷得志,他要考慮的是如何彌補與胤祉之間的這道縫隙。老三很少求他辦什麼事兒,還一向對他比較親近,可不能因為一個陳夢雷而疏遠了。
他不在乎兄弟們與他不夠親密,他關心的是,如果兄弟們都不與他好了,落到康熙眼裡,會不會覺得他這個人有問題?老三隻是面子上過不去吧?覺得我駁了他的面子?那就叫他轉回來,給點兒實際的?
老三的爵位……不行,汗阿瑪還沒這個意思呢……
陳雷夢,你個禍頭子!
151
151、國事家事天下事 。。。
整個皇室就是一臺精密的儀器,事事按照精確的時間表來執行,皇帝在絕大多數情況下也要遵守這樣的規矩。康熙三十九年的七月末,在計劃裡又是康熙巡幸塞外的日子了。
從七月初開始,諸皇子、宗室、朝臣就為隨駕這事兒明爭暗鬥得不可開交。漢臣還好些,人家不用被圈養,請假要方便得多。滿臣簡直就是挽起袖子只為爭這一席之地了。皇子們更上用上了諸如撒潑放賴等種種手段,反正每年都要鬧上這麼一出的,大家也都不怕丟臉。
康熙似乎頗為享受這一過程,看著兒子們使出渾身解數,個個都單純可愛了很多。
康熙心裡早就定下了方案,出行帶兒子是必須的,太子留守也是必須的。又因為是要促進滿蒙關係,還要展示大國威儀,帶幾個成年兒子就是應有之意了。而幾個小兒子如此天真可愛,正可滿足皇帝的慈父情懷,也要捎上一些。
漢臣裡,出行離不開的寫聖旨槍手張英同學是必須跟著的,熊賜履老了就留下來陪太子,其餘人按順序輪流來。宗室裡面,比較親近的人去的頻率就多一點,餘下的也是排個班好了。
OVER。
打定主意就看著大家胡鬧,為這事兒吵吵架,總比黨爭強多了!
康熙不緊不慢地批著摺子,中元節了,七月十五,要派人祭陵去。一共八處,得選八批人去。唔,今年的工作重點還是河工。河道總督張鵬翮是得他信任的,依舊要讓其他人密摺監督一下。
康熙一面批著摺子,一面指示張英:“擬旨,派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暫安奉殿、孝陵、仁孝皇后、孝昭皇后、孝懿皇后陵。”
張英開始寫草稿,文不加點,只在派員名單的地方空了出來,讓康熙拿主意。
此時,當值大學士馬齊夾著本摺子過來了。
請安行禮畢,康熙習慣性地一指下手的一個繡墩:“坐罷。”
馬齊謝了座,恭敬地捧出摺子來:“直隸巡撫李光地議考試事的摺子到了。”起立,把摺子交給魏珠,由魏珠轉呈康熙。
康熙開始頭疼,國家亂吧,兵戈四起如三藩時,那麻煩是擺在眼面兒上的。國家太平了吧,又會滋生出一些‘富貴病’來。國家一旦平靜了,就容易形成人員相對穩定的特權階級,而特權階級為了維持其特權地位,總要讓自己的後代繼續擁有特權,達到家族的持續繁盛。
直白點地說,當官的兒子要繼續把持著政治資源,並且向經濟、軍事等各方面進行滲透。而有錢人的兒子要繼續有錢,並且向官場上邁進。
一言以蔽之:培養官二代、富二代,乃至官N代、富N代,家天下式的發展。最突出的例子就是康熙自己,要自己兒子當皇帝、孫子接著當皇帝……管他們是真有本事還是隻會問‘何不食肉糜’。
當然,康熙爺自己是不會承認自己與這些不為國家著想、只想把自己不定是什麼貨色的兒孫推上位的傢伙是一類人。
這一回考試,物議沸騰。不但朝中出身低一點的科道們非(提供下載…3uww)常不服,康熙也覺得不能再放縱了——今年會試所中大臣子弟居多,孤寒士子少之又少。也有這種情況:有錢人家能夠提供更好的條件供孩子學習,其成材率高也是正常的。
可如今這孤寒士子佔的比率也太少了點罷?你們能不能做得好看一點?多取一點有能力的人?成才數量=成才率×人口基數。這個工式康熙還是知道的,成才率再高,你們的基數有多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