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部分

之,孩子自然而然便能養成自己判斷的能力了。

相反,不加以任何解釋,不作耐心的說服,只是說,“難道你連媽媽說的話也不聽嗎?”這樣強迫孩子服從,他們並不知道父母是對的以及對在什麼地方;自己是鍺的,錯在什麼地方。孩子盲目的服從,也就無從養成自己的判斷力。更壞的是有的孩子不服從,消極地或公開地與父母對抗。

●對孩子的問題不要嫌麻煩

小時成績的好環並不能決定一個人的一生。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小學班上成績很好的學生,上初中和高中後成績下降,這種例子屢見不鮮。我孩子班上的同學和我的同事好友的兒女中,就有很多這種事例。反之,小學成績不太好,進中學後成績斐然的亦到處可見。尤其是在男孩子中,更為常見。

這是為什麼呢?一些孩子成績下降了的父母更是為此事迷惑不解。“乖乖的一個孩子,怎麼突然趕不上進度了?”這其中的奧妙,或者說,事情發生的主要原因,是小學功課比較容易,只要順從父母“好好用功”,孩子就能獲得好成績。初高中課程難度逐漸加大,需要個人思考的成分日益增多,這時是孩子本人的意志,而不是父母的意志,父母便無法再左右孩子成績的好環了。這是因為單純的死記硬背已不能解決學習中的一切問題,學科的功課越來越多地要求孩子們獨立思考。因而孩子對所學的課程不感興趣,不肯動腦筋,就會學不懂、學不精,更不要談做作業了。反之,如果孩子對新鮮事物,新的學科能抱有強烈的興趣,強烈的求知慾和好奇心,就會去自尋答案。求知慾和好奇心是每一個人,每個兒童和孩子都天生具有的,只是程度強弱和大小有所差異罷了。這就是為什麼每一個孩子在小時候都喜歡見了什麼就問父母:“這是什麼?”和“為什麼?”

兒童三、四歲的時候,是最喜歡發問的時候,也是兒童智力發育的重要時期。到了小學低年級,孩子開始接觸書本,求知慾和好奇心增加,於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