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6部分

之益州,道路寬闊平坦,兩旁綠樹成行;民間亦多有騾馬駕車,往來便利,物由之豐。

及至到了宛城之後,張松更是驚訝的發現,宛城簡直就如同一座兵營。城外有騎兵駐紮,城內亦有數座兵營,街頭往來的,也多是佇列齊整計程車卒。

然而就是在這樣一座滿是戰馬士兵的城裡,張松意外的看到了幾處學堂。這些學堂有大有小,大的屋宇眾多,少年們成群結隊;小的或許只有一間屋子,卻也滿滿當當的擠滿了孩童。

“想不到劉都督竟然如此注重教化。”張松信步走到一處賣食物的攤子前,要了碗滾燙的肉雜湯,吹了吹,卻不忙著吃,而是對那攤主問道:“這位老兄,城內這許多學堂,都是教授儒學的嗎?”

那攤主是個年約四十許的漢子,從肩膀上拽下塊布子擦著手,看了眼張松,卻不答話。在他看來,此人面相猥瑣,八成不是什麼好人,莫不是哪兒來的探子?待會兒老六他們巡邏過來,喊一聲抓起來拷問便是。

見攤主冷眉冷眼的盯著自己打量,張松便怒氣衝衝地道:“看什麼?沒聽到我在問你話嗎?”

“聽口音,你可不是本地人吧?”攤主越發確信了自己的猜測,抱著胳膊慢悠悠的說道:“你打聽學堂,是想做甚?”

張鬆氣極反笑,放下碗說道:“不錯,我乃是益州人,打聽學堂之事,又犯了哪條規矩?”

這麼一問,攤主反倒支支吾吾的說不出話了,總不能說俺看你賊眉鼠眼的像個探子吧?好在旁邊有人勸道:“這位先生莫要生氣。這學堂之事,我也略知道一些,就我所知,南陽學堂中並不全都是以儒學為主。”

“哦?不以儒學為主?”張松一聽,頓時來了興趣,懶得再與攤主置氣,拉著那勸和的人問道。

那人撓了撓頭,說道:“詳情如何其實俺也說不清楚,俺家兄弟如今在城北學堂,先生若是得空,可與我同去,見了便自然知曉。”

張松聽了急不可耐的起身要走,那人無法,只得將吃了一半的吃食放下。

及至到了城北,進學堂之後那人便自去尋人,張松見此處院子頗大,房屋眾多,便隨意到處走動。走到一間屋子外側耳傾聽,果然如那人所言,這學堂中的先生竟然講授的是墨家學說,張松駐足聽了片刻,又往下一間屋子而去。

如此轉了一圈,張松便有些明白了,此間學堂專門傳授機關之學,只是令他稍有疑惑的是,這樣教出來人才,用在何處?

出了學堂之後張松依舊在街頭漫步,正想著心事,卻聽背後馬蹄得得,轉身一看,劉琮騎在匹黑色駿馬上向自己微笑示意。

“都督!”張松頗感意外,沒想到劉琮會這麼快到宛城,難道是準備北上了?

劉琮翻身下馬,牽著韁繩走到張松面前笑道:“子喬兄!怎麼樣,在此間還習慣嗎?”

見劉琮身後一隊親衛也都躍下戰馬,張松應道:“倒也沒什麼不習慣的,只是這些日子有不少疑惑之處,不知該向何人請教。”

“哦?說來聽聽。”劉琮鼓勵道。他自離開安眾後,便去了涅陽清點該城軍械,昨夜到了宛城,卻不想今天在街上碰到張松。

張松想了想,說道:“都督推行南陽新政,就我所見,成效斐然。但是……”他看了眼劉琮,遲疑道:“清點人口,重編戶籍,只怕會得罪州中大姓吧?”

所謂大姓,不就是蔡、蒯、文、黃這幾家嗎?劉琮笑了笑,臉上的表情很是輕鬆:“凡事無絕對啊。雖然眼下看豪強似乎利益受到損失,但長遠而言,未必就比以前差。官府組織物力人力修繕水利、鋪路架橋,所費巨大,從何而來?這些事情他們能不能做?當然也能做,但他們會做嗎?肯定不會!”

張松聽了若有所思,不得不承認劉琮所說的有道理。就自己看到的情況,那些耗費巨大的工程好處也非常明顯,但若是讓豪強去做,他們自然是不肯的。

“聽說在編民戶,不許隨意遷徙?”想起另一個問題,張松又問道:“這樣限制,會不會讓有意來此的流民心生畏懼,從而改變主意?”

對於這個問題,劉琮已經在不同場合解釋過許多次了,不過這一次他不答反問:“以子喬所見,今日之南陽,比之益州如何?”

張松下意識的搖頭道:“益州不如也。”

“嗯,或許我問的太過寬泛了,你說要是普通百姓能夠選擇的話,他是會選擇富庶安定卻不得隨意遷徙的南陽呢,還是會選擇可以到處去但卻朝不保夕的地方?”劉琮眯眼望著街上的行人,對張松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