壺的形式,而是射彈弓,採用九宮格那樣的東西。背面貼上比試專案,射中哪個是哪個。
這個提議是安陽郡主提議的,大家一致贊同。
花了半個時候,決定九宮格後面寫什麼,拿去讓丫鬟照著做。她們則在屋子裡玩。
一會兒後。有小丫鬟笑著進來道,“郡主,公主方才得了一匹好布料,讓你去正屋呢。”
弋陽郡主努著鼻子,睜著一雙彎彎大眼,好奇的問,“清和什麼好布料沒見過,至於這麼誇張嗎?”
小丫鬟偷偷捂嘴,搖頭說不知道。
可是那樣子明顯就是知道。
懷揣著好奇,一行幾個人全部去了正堂。
正堂裡。穿戴華貴的明惠長公主,正端茶輕啜,姿態嫻雅雍容。容貌溫婉勝水。
清和郡主上前微福了福身子,便嬌笑道,“孃親,你得了什麼好布料,這麼神神秘秘的?”
明惠長公主等安容幾個都見了禮,才擺了擺手,就有丫鬟端著托盤走近。
清和郡主好奇的掀開一看,看見是一塊並不顯眼的布料。嘴巴撅了撅,“沒看出哪裡好了。”
明惠長公主輕搖了搖頭,就有兩個小丫鬟走過去,把那塊綢緞開啟。
乍一看不顯眼。可是挪到有陽光的地方,頓時光芒四射,綢緞之上,有片片金葉閃爍。
“金葉錦!”弋陽郡主驚歎道,“不是說金葉錦的織造方法失傳了嗎,怎麼又有了?”
金葉錦。自誕生之日起,便名聞天下,據傳,金葉錦的製造及其困難,一年最多也只得三匹。
前朝帝妃酷愛金葉錦,皇上幾次下令催促進貢,甚至為了金葉錦的織造秘方,查抄了金家,後來戰亂,金葉錦秘方也失傳了,這是人盡皆知的事,世人無不惋惜哀嘆。
清和郡主不捨的摸著金葉錦,好奇的望著明惠長公主。
明惠長公主笑道,“娘也不知道你父親是從哪裡得來的,一共兩匹,一匹已經差人送進宮給你皇祖母了,餘下這匹給你做衣裳,還有富餘的,你們幾個一人做一條繡帕,喜歡什麼樣式,告訴繡娘。”
安陽郡主幾個喜不自勝,眼睛望著那金葉錦就挪不開眼,連連道謝。
沈安玉更是樂的合不攏嘴。
唯獨安容面帶憂愁之色。
她們不知道金葉錦,安容卻知道的一清二楚,現在金葉錦的織造秘方就捏在橫州馮家。
馮家是大周有名的綢緞織造商,雖說不上是織造世家,卻也富足有餘,不過馮家出名,卻是在未來兩年,從織造商一躍成大周最大的鹽商,積累的財富更是比的上那些積世的大家族。
後來軍中發生鹽滷中毒事件,那時候適逢叛亂,將士們中毒,還怎麼守城池,就這樣莫名其妙的丟失了一座城池,皇上震怒,派了人去查鹽滷案。
查了數月之久,從鹽滷案牽扯出鹽引案。
鹽引,取鹽憑證,鹽引每張領鹽一百一十六斤,價五兩。
沒有鹽引,鹽商是無法購買到鹽,更沒法出售。
前世鹽引案出事時,安容以為與她半點關係沒有,卻見到蘇君澤坐立難安,安容問過後才知道,東欽侯府,有部分收入就是向鹽務司討要鹽引,轉賣給鹽商,從中牟利。
不當是東欽侯府是這樣,其他的府邸也是,包括現在的武安侯府。
這幾乎是朝中權貴都插手的一件事,只是因為權力的大小,參與的多寡不同。
這事皇上也知道,不過是睜隻眼閉隻眼罷了,更準確的說,是皇上也沒轍,他一聲令下,觸動的就是整個京都權貴,所謂眾怒難犯。
不過,貴族討要鹽引,給國庫造成很大的損失,皇上不可能坐視不理,鹽引案就是解決這事的契機。
當時京都,人人自危,其中長公主最甚。
橫州馮家之所以能在短短兩年之內就做大,就是有長公主府做後臺。
他在賄賂駙馬的同時,還和鹽礦勾結,一份鹽引取兩份的鹽,用了近百萬兩銀子層層賄賂,後來賬冊曝光,長公主府就有十六萬兩之多。
當時皇上震怒,幾乎要殺了長駙馬,長公主在御書房前跪了一天一夜,那會兒是寒雪交加。
最後皇上心軟,將駙馬貶為庶人,長公主府降為郡主府,而且先皇賞賜的良田也收回來了大部分。
皇上拿胞妹長公主開刀,可見下了多大決心整治鹽引一事,一下子就震住了京都那些權貴,鹽引一事才消停了不少。
這會兒見到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