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1部分

看著龍永泰一付勝券在握的神態,柳雲濤和梁金鵬都開心地笑了起來。 。。

第十一回(4) 霧鎖迷途神燈引仙道 雲開星空歡歌舞婆娑

第十一回(4)載歌載舞

日本的島民自盛唐以來一直接受著中國儒家傳統文化的教育和薰陶,除去他們搬用改造的中國方塊兒字之外,自己本民族所造出來的字也不過幾十個。與生俱來的儒家文化的傳統教育和薰陶與現代完備的社會法制制度相結合,造就了日本國民崇尚“誠信”的民風。對於眾多的日本商人來講,更是視誠信踐約為自己終生的神聖使命。他們以身作則、信守承諾、言出必踐、嚴謹自持的優良作風是有口皆碑的;但是物極必反,換個角度來看,日本人的精明魔道、謹小慎微更是昭著於世;這種從骨子裡發出來的黴氣讓中國的同行們特別感到頭疼。日本商人要做一單生意,可以談上幾個月,甚至談上一兩年。這種馬拉松式的商務洽談,更是讓那些肚子裡裹著“只爭朝夕”的中國同行難以忍受。但是,任何生意都要依靠雙方的合作,離開任何一方,生意就會失去存在的基礎;不管你怎麼叫苦連天,這也都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對於這些生意場上的風霜雪雨,長年寓居日本的龍永泰早已領教地透透的了。就“防水麻袋”這單生意來講,“談談打打,打打談談”已折騰了有大半年的時間,現在才眼看著有了些眉目,龍永泰已是在心裡高念著“阿彌陀佛”了!

次日早飯後,梁金鵬要對這後續發來的“防水麻袋”和龍永泰共同過數檢驗,便偕同柳雲濤一起,與龍永泰一同去了開發區的保稅倉庫。

保稅倉庫的倉房高大寬闊,一萬多條打了包的“防水麻袋”堆放在一起,就象是平地裡起了一個不太顯眼的小土包。負責開包檢驗、裝填樹脂、絞邊封口、打包封袋的生產工人象稀疏的晨星散落其間,個個都在有條不紊地忙碌著。

龍、梁、柳三人圍著堆放在一起的“防水麻袋”上上下下、前前後後的見了見數,一包不多,一包不少,剛剛正好。

看著滿屋子的人都在忙碌,柳雲濤向梁金鵬提議道:“梁老兄,上回走過一批麻袋,由於絞邊密封不嚴,有好多麻袋發生滲漏現象。我們這批麻袋趕製的太倉促,不知道我們送來的‘防水麻袋’質量是不是可靠,我們再重新複檢一次如何?”

對於生意場上的供應商來講,最最忌諱的就是購貨方腳踏兩隻船,故而柳雲濤不便把前番從交陽麻紡廠走貨的事情給直接捅出來。因為有此顧慮,便斟酌著沒有做詳細的解釋。但是他所提建議的意向卻是相當明確的。

梁金鵬看到現場忙碌的情景,正在躊躇滿志地展目四顧。他千里負荊而來,所為的就是要博取龍永泰的歡心,以圖後舉;柳雲濤這麼一提議恰好給了他一個極好的表現機會,哪兒有不贊成之理!於是他滿臉佛笑地應道:“好,好!小心無過失。咱們就開包一條一條地再檢查一邊!”

兩個人說幹就幹,挑開打好的麻包就一條一條地認真檢查起來。有道是“魚過千層網,網網都有魚”,儘管這次在工廠加工時為防止密封不嚴而造成滲漏、改而採用了白布加長翻邊的新工藝,但個別麻袋的邊角處仍有內襯布漏縫的現象。其實這也難怪,畢竟所用的白布不同於白紙,由於它天生柔軟的本性,不可能一抻就齊;更何況還是兩層白布疊在一起向外翻;工人又在慌促間日夜馬不停蹄地趕進度,因而出現個別麻袋邊角漏縫或縫製不嚴的現象也就在所難免了。

梁金鵬和柳雲濤兩人檢查了不大一會兒,就從中檢查出三四條密封質量有問題的麻袋。又檢查了一會兒,兩個人也檢查出了經驗,柳雲濤又提議道:“看這情況,咱們的檢查還得再仔細一點。應該把手伸進麻袋裡去,左右兩邊的邊角都要用力抻一抻。這樣檢查過來才可保得住質量上不出紕漏。”梁金鵬點頭稱是。於是兩個人又按著新辦法分頭檢查了起來。

初冬的青島已是寒意逼人,在室內更是如此。雖然倉房四周的門窗都緊閉著,但由於庫房過於空曠,又無取暖裝置,室內陰冷陰冷的,溫度相當低。開始,梁金鵬和柳雲濤都穿著棉衣外套在那裡翻檢還覺得有點兒冷;到後來,由於過於賣力,兩個人幹著幹著各自的鬢角就滲出了熱汗。龍永泰看在眼裡,心下甚是感佩。他用開玩笑的口吻動情地說道:“你們兩位老兄這麼一干,今天的工資我可就支付不起了!”說得兩人直笑。

龍永泰說這話既是調侃,又是真情實話。在國外,哪兒有老闆檔次的這麼重量級的人物來幹這種粗活,而且又是幹得這麼認真實在,他確實被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