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之時、暫相黨引以為朋者、偽也。及其見利而爭先、或利盡而交疏、則反相賊害、雖其兄弟親戚、不能相保。故臣謂小人無朋、其暫為朋者、偽也。君子則不然。”但我要說的不是小人與君子的關係、也不是朋友關係。大家一開始就心知肚明、今天你用我、明天我用你、關係的建立與維持完全跟著利益轉、你可以把“關係”在口頭上稱為朋友和哥們兒、但內心深處只要求得互相利用時的相對公平就足夠了、因為真正的朋友、是不會讓你沒日沒夜地應酬、以把你灌趴下為樂的。
應酬、串門、往來、聯絡、聚會、送禮和宴請、是建立和維護關係必須付出的成本、而利益、才是你真正追求的回報。
承認這一點、證明你起碼還算是一個真實的人。
3。怎樣拉關係(1)
以前、拉關係和“走後門”常常聯絡在一起使用、被認為是一種透過採取不正當的手段來謀求達到某種個人目的的醜惡行為。現實中、仍然有不少人還這麼看、覺得就是某些人為了升官、發財的私慾、運用與別人的關係(大部分是與領導的關係)、達到這個目的。人們往往把拉關係和一個人的實際工作能力對立起來、一個人即使沒有真才實學、但只要會拉關係、照樣可以升官、發財。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生存壓力越來越大、升官、發財的誘惑也就越來越大。現在、已經很少有人對拉關係持真正的鄙視態度了、有也是口頭上的、內心裡無不承認拉關係的極端重要性。大家看得很清楚、如果說十年前的成功、只需要30%的關係加上70%的能力的話、那麼現在、要成功、關係和能力的比例關係可以顛倒過來、即70%的關係加上30%的能力就可以。也許有人認為這是不公平的、覺得這種行為產生的壞影響一點不亞於賄賂、破壞了社會的公平性、但私下裡、恐怕也苦於自己沒有過硬的關係可拉。總之、在當下許多人的心目中、最重要的不是保持某種不能當飯吃、不能當錢花的做人品格、而是能否成功、所以、很多人都自覺地加入到了拉關係的隊伍中來。
討論怎麼拉關係之前、還是讓我們先看看什麼叫“走後門”吧。
“走後門”的典故據說出自北宋年間。相傳宋哲宗死後、宋徽宗繼位、以蔡京為相。蔡京拼命貶謫和排斥舊吏、並規定其子女不得出仕和入京、甚至連其詩文也不準流傳、因此引起了人們強烈的不滿。一次朝廷設宴、藝人們在宴間演出了這樣一幕:一個大官據案中坐、傳判各事。有個和尚要求離京出遊、因其戒牒是哲宗年間的、即被令還俗;一個道士遺失度牒要求補發、因是哲宗年間出家的、立即被剝下道袍、復為百姓。這時、一個屬官上前低聲說:“今國庫發下的俸錢一千貫、皆為舊時錢文、如何處置?”這個大官略作沉思、悄悄地說:“那就走後門、從後門搬進來吧”。這便是“走後門”的由來。
此外還有一說、酒徒新書《家園》描述:大隋朝承襲漢制、官府衙門都是坐北朝南。如果職位高到可攜帶家眷上任、官員的妻兒老小通常都安置在衙門後宅。平素公務往來、客人走的全是前門、只有私交甚好的朋友或者自家晚輩才走後門入內。幾百年後、貪佞之風大行、“走後門”一詞也由此而來。
這兩個典故很有說頭、其一、為了個人或小集團的利益、只要有權威、加以巧立名目、不能幹的事情也能幹;其二、只要有所隱蔽、先讓職位高者或其家眷高興、不能幹的事情、一樣也能幹。
那麼、什麼叫拉關係呢?拉的原意是用力使某種物體朝自己所在的方向或跟著自己移動、這是一種透過主觀能動性、使兩個人的位置先發生物理變化、再發生化學反應的過程。這裡應該包含兩個層面的意思、其一是無中生有、兩個人本來沒有關係、要透過拉攏聯絡、使兩個人變得有關係、進而關係密切起來、簡言之、就是結交新朋友;其二是升級換代、把原本存在的關係拉近了拉深了、也就是維護和鞏固老朋友的關係。
拉關係是個技術話。
剛涉世的年輕人可能茫無頭緒、老江湖卻清楚、所謂拉關係就是多走動聯絡、其實就是請客和送禮、先播種後收穫、先投資然後謀取回報。(以此句意思為題畫一幅漫畫)
3。怎樣拉關係(2)
第一步、得讓人接受你、並逐漸把你當成朋友。
首先得會說話。嘴巴得甜得像抹了蜜似的、即使弄得自己滿臉都是褶子、也一定要保持最燦爛的微笑。這雖然是段位很低的人的搞法、但也是最基本的;再進一步、就得投其所好、
說話得根據對方的性格和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