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部分

中梳理著今日獲得的一些細節資訊。

丹娘見了她這有些怪異的坐姿也並不覺得奇怪。跽坐為正坐,盤腿趺坐、垂足坐甚至躺臥在榻上完全憑貴人們的喜好,只需不在人前這樣隨意便可。“多掌幾盞燈。”她低聲對青娘道,又取了件廣袖大衫輕輕披在王九娘身上,“山風仍有些冷,九娘小心受寒。”

王九娘點了點頭,繼續琢磨。

今日兄長王七郎不僅充分表達了家裡對她這個和離歸宗女的支援態度,也無意之間透出一些家中的情況。譬如,家裡只有她一個女兒,沒有任何姐妹。而從他話中隱含的意思來看,她甚至覺得,家中應該也只有他一個兄弟。

不過,為什麼兄長的排行已經是第七了?而她也是第九?和堂兄弟姐妹們敘的排行麼?又或者,是太原王氏三房敘的總排行?她隱約還記得,唐時不少詩人的排行都是十幾甚至二十幾了。

且不提這些,若是家裡只有這位兄長,那便再好不過了。人口簡單,日子也簡單。

等等,兄長已經年近而立了,應該早就娶了嫂子,有了兒女——不知那位嫂子的性格如何?是不是好相處?能嫁給太原王氏三房嫡支,也一定是五姓七家之女吧?

五姓七家,到底是哪五姓、哪七家來著?

她緩緩地展開文卷,隨意地瞥了一眼,便見開頭寫著三個大字“氏族志”。她的第一反應是自己拿錯了——本來還想繼續拜讀兄長與友人的詩文,拿出當初苦背文言文的勁兒,讀通讀透,下回大約就不用再使“病遁”這一招了。然而,反應過來之後,她便不由得雙目一亮,驚喜不已。既然是氏族志,五姓七家這麼出名的世族大家,一定名列前茅。

於是,她立刻凝神看了下去。

結果,她卻發現,排在前面第一等、第二等的那幾個郡望姓氏,除了隴西李氏依稀似曾聽聞之外,其他的自己竟然完全沒有印象。

她的失落引起了青孃的注意。她好奇地探頭瞧了一眼,驚訝道:“九娘怎麼拿了氏族志?不,咱們這裡,怎麼會有氏族志?”

王九娘抿了抿嘴唇:“隨手抽了一軸。”的確很巧。

青娘有些不屑地嘟囔道:“這一定是張五郎的書。那些人不識字,胡亂就塞進了九孃的箱籠裡。說起來,這氏族志有什麼可看的?就算天家把自家姓氏列在首位,娶婦嫁公主,不還是盯著咱們幾家?”

王九娘眸光微轉,有些隨意地道:“你瞧瞧,五姓七家都排到第幾等了?”

青娘取了文卷,仔細一瞧,憤憤不平起來:“怎麼竟會如此?隴西李氏名列第一也就罷了,太原王氏、范陽盧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滎陽鄭氏、趙郡李氏,居然連第二等都未排上!聖人簡直是欺負人呢!”

“什麼欺負人?”丹娘抽掉她手裡的氏族志,卻只是瞥了一眼,“別胡說了,聖人豈是我們這樣的奴婢能非議的?便是九娘和七郎也不能說這種話。若是教人聽見了,那便是心存怨望,給太原王氏招禍呢!”

青娘俏皮地吐了吐舌頭:“不說了。”她想了想,眯著眼又笑了起來,“反正,不管氏族志上怎麼寫,九娘都不愁嫁。”

“……”王九娘頓時無言以對。她確實並不想再嫁,但這種事與兄長王七郎說得,卻暫時沒有必要和丹娘、青娘提。遲早她們便會發覺她的想法,自然也不會再說起這些。

☆、第八章 東都洛陽

這一日,王九娘是微微翹著嘴角醒過來的。甫張開眼睛,她便含著笑意擁著衾被坐了起來。服侍她穿衣的青娘亦是一臉喜氣洋洋,她甚至還能聽見外頭春娘、夏娘兩個小丫頭低低的說笑聲。而素來穩重的丹娘也並未約束她們,眉眼彎彎地獨自捧著一朵新鮮欲滴的大紅芍藥進了寢房。

不錯,王九娘心裡想著。今天委實是個好日子,一想到從今往後便能徹底擺脫那樁婚姻、重獲自由,她心中便止不住地湧出喜意。更何況,兄長王七郎還特地安排她進洛陽城中逛一逛、散散心。困在長秋尼寺已是兩月有餘,她又何嘗不想四處走一走?如今,總算是能見識到大唐東都的風采了。

“可算要去洛陽了,九娘可不能裝扮得太素淨了。”青娘從箱籠裡找出了她看中的衣裳,熱切地看向丹娘,尋求她的支援。

丹娘放下那朵芍藥,抿嘴笑道:“素淨的衣裙,可壓不住這朵七郎特地折的芍藥。”

王九娘瞥了她們一眼,搖了搖首,道:“罷了罷了,今日便隨你們罷。”連兄長王七郎都希望她裝扮得華麗一些,她當然不能辜負大家的好意。何況,好生打扮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