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7部分

學生,俞國振甚至會直接任命他為機械物理研究所的所長。而不會讓宋應星擔當這個職務。劉明會年紀比蔣佑中大上兩歲,乃是龍門船坊的坊長,雷發宣是他的助手,兩人年紀雖小,卻將龍門船坊的生產組織得井井有條,那些工匠都是心生敬服。荊楚人在會安。為胡靜水的助手,胡靜水每談及他。便稱“後生可畏”。秦子明則是在戰場中斷了一臂,然後為新襄市政公署一位次官,為俞國威之助手。…;

這些人無一例外,都是原來的家學現在的新襄初等學堂培養出來的,相互之間,形成了一種同窗關係。

“這些與東江鎮二十萬百姓有何干系?”

“正是因為南海伯培養出來的這些人在,故此南海伯才對新襄有強大的掌控之力,可以憑藉南海伯的威望,如臂指使一般,改變一些……一些積惡!”章篪終於想到了一個準確的詞:“正是積惡,大明如今這模樣,就是積惡難返。東江鎮的事情,我略有所聞,雖然都能吃苦,但同時也好賭、好鬥,動輒兵變,若是任這些人在一處,我們派出幾百人去統轄他們,只怕反被他們所染,成了他們那模樣!”

宋獻策眉頭聳了一下,有些驚訝地看著章篪。他原不在看得起這個與自己同為錄事的人,現在卻發現,自己要對他刮目相看了。

很明顯,他看出了俞國振心中隱藏的秘密。

大明積弊已久,不僅僅是朝廷上,百姓身上也同樣如此。因此,需要一場暴風驟雨一般的變革,對百姓造成巨大的衝擊,唯//書迷樓最快文字更新。shumilou。無彈窗無廣告//有如此,他們才能拋棄身上的一些惡習,浴火重生。

“方才信使也說了,東江鎮無論軍民,都是士氣低沉,怨聲載道,甚至有人以為不如投靠建虜,既是如此,我們最好的處置,還是將之分批運回新襄,不過要讓新襄一口氣接受二十萬人也有些困難,以老朽愚見,我們應先拓地。”

章篪說到這,忍不住又往窗外望了一眼。

他所說的拓地,就是指瀾水三角洲。在元宵之後,俞國振帶著他們二人親自乘船前去探察過,廣闊的平原、肥沃的土地,還有水熱近乎同期的環境,都讓這裡如同江南一般,擁有成為大糧倉的潛質。

“廣積糧、高築牆、緩稱王”,無論是宋獻策還是章篪,都很清楚太祖皇帝當初能脫穎而出取代蒙元的戰略。而今天下亂相已生,雖然俞國振不說,可章篪與宋獻策都覺得,若是有不可收拾一日出現,那麼俞國振是最好的選擇。故此,糧食對於新襄的重要性,怎麼說也不為差。

“不唯如此,我們需場越來越多,南海伯還準備在石碌辦鐵需,這需要大量勞力。宋某曾與秦親盛談過,他說倭人乃是最好需工,頗能吃苦,所需又少,因此建議或擄掠或攻擊,使倭人來挖需。”

俞國振無聲地笑了一下,這個秦親盛,倒是時時不忘打回倭國去啊。

“南海伯給耽羅新港取名為羿城,只怕也是有攻取倭國之意吧?”宋獻策又問道。

俞國振心中一動。(未完待續)

三九九、號令一聲大潮起(二)

在揣摩人心上,宋獻策果然是一位好手。

俞國振之所以急於獲取耽羅,原本主要有三。其一便是看中了耽羅的馬場,耽羅島方圓數千平方里,可牧大型牲畜十餘萬頭,能養幾萬匹馬,這就意味著至少一個騎兵師。

北方的遊牧民族一茬茬地長起,被中原的農耕民族一茬茬地消滅,這樣的成本實在太高,俞國振的意圖,是要徹底解決掉這些遊牧民族誕生的根源,而要做到這一點,他必須有一支騎兵部隊。

其二則是耽羅距離山‘東不遠,若是山‘東有什麼變化,那麼俞國振就可以在最短時間內從耽羅調集援軍、戰船。俞國振對這個時期一些具體事情記得不是太清,但滿人數度南下甚至劫掠山‘東的事情,他還是隱約有印象的,但那時他或許需要火中取粟一回。

其三便是監視和控制倭國,與在大明不能放手獲取人口不同,在倭國,俞國振沒有什麼心理壓力,只要實力足夠,他不介意將倭國一半人口變成奴工——當然,身為華夏禮儀之邦,即使是奴工的待遇,只怕也比現在倭國那些農夫所擁有的待遇要好些了。

故此,他給耽羅新港取名為羿城——后羿射日之意也。

“也就是說,新杭城必須建起了。”宋獻策最後總結道。

俞國振對於地圖的重視可謂走向一個極端,每個虎衛都被要求學會繪製地圖,這和開槍一樣成為了他們的基本技能之一。在最新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