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57部分

發動機更是與戰前的“速度競賽”有密切關係。

與前兩次世界大戰相比,2050年開始的軍備競賽更加殘酷。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如果共和國與美國按照新的戰略思想,即放棄以進攻為主的建軍方式,把重點放在防禦上,那麼兩國必須在戰爭爆發前為部隊換裝,至少需要更換一半以上的主戰裝備。

拿陸軍來說,共和國就得調整地面主戰平臺與空中作戰平臺的戰術指標。

相對而言,陸軍的問題並不嚴重。不管怎麼說,地面主戰平臺與空中作戰平臺都是採用了開放式架構,而且按照模組化標準進行設計的,調整戰術指標後,只需要重新開發各種功能模組。

拿主戰坦克來說,在確定要將防禦能力在原來的基礎上提高50%,具備抵抗第一代螺旋電磁炮發射的穿甲彈的能力之後,即最大防護標準下的戰鬥質量由35噸提高到45噸,主要產生了3個問題。一是生產成本提高大約30%,主要就是增加高強度合金裝甲用量。二是防護模組得重新設計,畢竟質量改變後,尺寸資料也會變,自然要重新設計外形。三是對動力系統的要求更高,在增重10噸,即增重30%的情況下,要想保持戰術機動能力,動力系統的功率至少需要提高30%。這3個問題對開發工作的影響並不大,用中重集團工程師的話來說,具要有足夠的錢,就能解決問題。

真正受到影響的是海軍。

不管怎麼說,陸軍的主戰裝備是以數量取勝,不管是主戰坦克、還是低空攻擊機,大批次採購的時候,都是以百為單位,甚至以千為單位。海軍的主戰裝備就不一樣了,哪怕是裝備數量最多的反潛艦艇,批次採購的單位也是艘,最多不過幾十艘,如同航母這樣的大型戰艦的採購數量也就幾艘。

更重要的是,海軍主戰裝備的設計週期更長,而且變動難度更大。

雖然海軍艦艇也早就採用了開放式架構與模組化設計,但是在任何情況下,海軍定下了戰術指標之後,都會訂下一個價格,設計人員將據此首先確定戰艦的排水量,然後再進行細節設計。拿航母來說,在確定標準載機數量為90架、持續作戰15天、部署週期為6個月等戰術指標之後,工程師就能得出一個相對合理的排水量區間,即到底是10萬噸左右,還是15萬噸左右。在確定了排水量區間之後,才會根據實際要求配製各個功能模組。如此一來,如果海軍半途改變了戰術指標,比如要求標準載機數量為120架、持續作戰30天、部署週期為12個月,工程師就會將排水量從10萬噸提高到15萬噸,然後調整模組,等於一切從頭再來。

事實上,這就是“重慶”級航母折騰了10多年的主要原因。

當然,問題還沒有這麼簡單。

在確定了以防禦為主的戰略之後,航母的重要性就不那麼突出了。要知道,航母絕對是以進攻為主的海面戰艦,而且只有進攻才能體現出航母的價值。

問題就在這裡。

中東戰爭、以及之前的印度戰爭已經證明,在未來海戰中,航母的那點攻擊能力很難在制海任務中對同等級別的對手構成威脅。以共和國的“上海”級航母為例,在搭載90架艦載機的情況下,以最大出動能力計算,即出動全部72架戰鬥機,其中24架執行護航與艦隊防空任務,另外48架執行攻擊任務,而且每架都攜帶4枚反艦導彈,也只能投送192枚導彈。在一支以1艘航母為核心,擁有1艘巡洋艦、2艘多用途驅逐艦與2艘反潛驅逐艦的戰鬥群的防空網能夠在一次防禦中攔截300枚以上的反艦導彈。也就是說,在規模相當的情況下,進攻很難打垮對手。

事實也確實如此,在此之前的幾場戰爭中,即便在印度戰爭初期,共和國海軍也沒有完全依靠艦載戰鬥機消滅過一支規模相當的印度艦隊。

受此影響,航母完全變成了活動的海上機場。

問題是,在支援作戰飛機方面,航母遠不如海上基地。

也就是說,如果不考慮航速等問題,海上基地是更加理想的航空兵支援平臺。甚至可以說,只要磁感應推進系統成熟,空軍發展的“空中基地”的支援能力都在航母之上。如此一來,航母存在的價值將大受影響。

事實上,在2041年的時候,就有人懷疑過航母的存在價值。

雖然有人認為,在2042年之前的戰爭體現不出航母的價值,畢竟在目的與規模都有限的戰爭中,爭奪制海權的戰鬥並不具備決定性的意義,或者說交戰雙方在奪取制海權的問題上並不積極,所以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