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77部分

公佈的通貸膨脹因素,兩國經濟的發展速度仍然非常驚人,但是到2056年的時候,兩國經濟都出現了問題,而且是不小的問題。

事實上,有一個方法能夠衡量經濟狀況,那就是發電量。

眾所周知,隨著可控聚變核電站迅速普及,早在2035年之前,共和國就以國家補貼的方式實現了“零電價”,即國民生活所需電能完全由國家承擔,企業用電則以能源消耗稅的方式支付,社會電能供應由國家以委託的方式交付給3家電力企業,居民與企業從中選擇最好的供電商。總而言之,在這個時候,共和國的電能供應就不再向民眾收錢,而且把居民用電與企業用電分開。如此一來,共和國的企業用電量,實際上成了反映共和國經濟狀況的晴雨表。

在2036年到2055年的20年間,共和國的企業用電量一直在增長,而且在2051年之前的增幅一直在15%以上,直到2053年才跌到10%以下,到了2056年,第一次出現了負增長,即企業用電量下降。毫無疑問,這絕對是非常不正常的事情。要知道,在2054年之後,共和國當局放寬了對高能耗企業的限制,允許在特定地區建設部分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高能耗企業,比如可以在廣西開辦電解鋁廠、在福建開辦合成化工廠等等。雖然這麼做的主要目的是增強國家的自我供給能力,在戰爭時期降低對外需求,但是這也對促進經濟發展有一些意義,至少對疲軟的國內市場有所幫助。問題是,在這種情況下,共和國的企業用電量仍然出現了大幅度下降的情況,那自然不是什麼好事。

因為美國的國家電能供應由獲得了聯邦許可證的5傢俬營電力企業負責提供,而民眾電費是由聯邦政府與州政府聯合承擔,所以到2056年,美國沒有公佈過全國性質的電能供應情況,也就無法從官方訊息中獲取資訊。事實上,美國的情況也許比共和國更加糟糕,因為在2051年的時候就傳出了“美能達集團”(五大聯邦電力企業之一)嚴重虧損、不得不大幅度裁員的訊息。要知道,美國採用的也是與共和國類似的政府補貼制,即根據電能企業為社會提供的電能來確定補貼金額。因為美國五大聯邦電力企業的業務範圍相對固定,“美能達集團”主要負責為製造業、電子業、船舶業與航運業提供電能,所以該集團收入降低,足以證明美國的經濟出了問題,而且是大問題。

用一些西方經濟學家的話來說,在2050年左右,共和國與美國的經濟就進入了一個奇怪的狀態,即經濟總量在繼續增長,而經濟增長帶來的好處卻沒有直接體現出來。雖然有人希望用“滯脹”等理論來解釋,但是都沒能解釋得了。也有人將2050年後的經濟與1936年後到1939年間的全球經濟相比,即是由軍事擴張帶來的虛假繁榮,卻無法解釋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即2050年後的軍事擴張沒有帶來繁榮。

只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共和國與美國的經濟正在惡化。

問題就是,共和國與美國還能堅持多久?

從某種意義上講,共和國與美國還沒有爆發經濟危機,一個極為關鍵的原因就是,兩國都在想辦法刺激經濟,即以各種強制性手段來確保絕大部分國民能夠過上正常生活。比如在2050年的時候,共和國當局就頒佈了更為嚴厲的《遺產法》,將遺產稅的平均比例提高了將近一倍。與此同時,共和國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都提高了社會救濟的最高額度,擴大了救濟範圍、增強了救濟力度,並且以提供技能培訓等方式,促進再就業。美國當局也在2050年前後採取了類似的政策,以確保經濟穩定發展。正是如此,很多經濟學家斷言,只有在共和國與美國當局不堪重負的時候,經濟危機才會到來。

當然,沒有人懷疑經濟危機會不會到來。

不管共和國與美國當局的力量有多強大,以及站在兩國政府身後的利益集團有多麼的神通廣大,都得服從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從這個角度看,經濟危機到來的越遲,爆發後產生的危害就越大。

由此可見,在2050年之前,共和國與美國就在賭生死了。

站在共和國與美國的立場上,到了2055年之後,即便沒有世界大戰,只要兩個超紐大國同時爆發經濟危機,都會引發本世紀的第二次全球性大蕭條,甚至有可能造成全球經濟全面崩潰,結果仍然是戰爭。即便退一萬步,戰爭不會爆發,共和國與美國也很難在短期內重振旗鼓,也就不可能繼續稱霸全球。顯然,這是共和國與美國都不可能接受的結果,因此共和國與美國都只能放手一搏。

換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