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98部分

ず秸蕉坊�暮I掀教ā�

可以說,這一無心之舉,反而成就了最為有效的轟炸戰術。

從理論上講,1座第四代海上基地足以支援上千架戰鬥機,即便在保證戰鬥機的出動效率的情況下,也能支援1個戰術航空隊(因為主要部署在海上基地上,所以海軍戰術航空隊的規模就是由第四代海上基地的支援能力決定的),即在任何情況下都能保證600架戰鬥機順利執行作戰任務。按照共和國天軍在大陸戰場上總結的實戰經驗,1架護航戰鬥機就能確保3到4轟炸機的安全。由此可見,即便部署在第四代海上基地上的戰鬥機一次只能出動一半,也能掩護900到1200架轟炸機,而第五代海上基地一次也就只能出動1000到1200架轟炸機。雖然沒有證據證明,在設計第四代海上平臺與第五代海上平臺的時候,共和國海軍的技術人員就考慮到了這一情況,即讓兩種海上平臺配合使用,但是至少可以肯定,第五代海上平臺在設計的時候,肯定參考了天軍的提議,畢竟這種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海上平臺在立項的時候就考慮到了作為戰略轟炸機、甚至空天轟炸機的海上基地。

當然,“庫葉烏”號海上基地在戰鬥中還發揮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充當受損轟炸機的緊急降落場。

在輕載的情況下,戰略轟炸機能夠在1500米長的跑道上降落。如果升力推進器沒有受損的話,還能在空載的情況下垂直降落。因此對一些在戰鬥中受損、或者在執行任務的時候出了故障的轟炸機,就不用返回“盤古”號、更不用飛往更加遙遠的努美阿,可以到“庫葉島”號上降落。更重要的是,作戰部署中,“庫葉島”號肯定在“盤古”號的前方,即更加靠近澳大利亞,所以一些受損嚴重的轟炸機、特別是那些沒有辦法拋掉彈藥的轟炸機(這個時候是絕對不能降落到海上基地上),就可以在“庫葉島”號附近迫降,然後等待救援,而不用擔心在海上迫降後等不到救援就完蛋了。當然,這麼做不會對“庫葉島”號與“盤古”號的作戰行動產生影響。

總而言之,在更大、更醒目、也更容易遭到攻擊的第五代海上基地前方部署一座小得多、靈活得多(第四代海上基地在完全組裝的情況下能夠以45節的速度航行,而第五代海上基地只能以24節的速度航行)的海上基地,對提高第五代海上基地的作戰效率、安全性都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在後來的戰鬥中,共和國海軍還延伸與擴大了這一戰術,即在有必要的情況下,讓快遭到淘汰的第三代海上基地去發揮餘熱,增強轟炸機群的護航力量,順帶提高海上基地的整體安全性。

事實上,這種有多座海上基地聯合行動的作戰模式,就是“海上基地群”作戰思想的另外一種體現方式。

從戰術上講,“庫葉島”號海上基地帶來的最大變化還是轟炸模式。

5月11日,在“庫葉烏”號海上基地與其搭載的戰術航空隊投入戰鬥的第一天,共和國天軍就組織了太平洋戰場上第一次“千機大轟炸”。

在當天上午與下午,部署在“盤古”號上的2000多架戰略轟炸機分成兩個批次,分別對以布里斯班為中心的昆士蘭州東南地區與以悉尼為中心的新南威爾士州核心地區進行了大範圍地毯式轟炸,用將近10萬噸炸彈將這兩片地區總面積在2萬平方千米的8塊工業區炸成了廢墟。

這一天,也被稱為“災難星期二”。

第三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澳大利亞當局將這一天訂為“大轟炸受害者紀念日”。

事實上,這只是“大轟炸”的開始,而不是結束。

當然,“大轟炸”的發源地不是澳大利亞,也不是太平洋戰場,而是大陸戰場上的俄羅斯。早在2年前,也就是2058年中期,在幫助海軍進軍馬里亞納群島之後,共和國天軍就在大陸戰場上組織了幾次大規模轟炸。當然,以當時的裝備規模,一次出動上百架轟炸機用戰術彈藥對某一區域內的目標進行地毯式轟炸,也就算得上是“大轟炸”了。發展到2059年,也就是在“限武談判”前,大轟炸的規模由100多架提升到了500多架,一次性轟炸區域也由一處增加到了數處。到2060年初,也就是俄羅斯宣佈戰敗投降之前,天軍在大陸戰場上組織了3次規模超過1000架的大轟炸,並且從此拉開了“千機大轟炸”的序幕,讓轟炸機再次成為了最為狂暴的戰爭工具。

要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戰中的轟炸機可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轟炸機。

100多年前,從提尼安島起飛的B…29在轟炸日本本土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