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頻多,加烏梅、石榴皮、五倍子等酸收之品;若年老體衰,久瀉不止,中氣下陷,宜加黃芪、黨參、白朮之類,或配合補中益氣湯益氣昇陽,健脾止瀉;若滑脫不禁者,合桃花湯或真人養髒湯以固澀止瀉;若雖為五更瀉,但脾腎陽虛不顯,反見心煩嘈雜,而有寒熱錯雜之症者,治當寒溫並用,溫脾止瀉,可改用烏梅丸加減。慢性洩瀉,虛證居多,治用溫補固澀,但亦有虛中夾實者,固澀後洩瀉次數雖然減少,而腹脹或痛,納減不適,而有血瘀者,可用桂枝湯加當歸、川芎、赤芍等,以養血和血。
【預後轉歸】
洩瀉是臨床常見病證,其轉歸依急性暴瀉和慢性久瀉的不同而有別。一般而言,急性暴瀉病情較輕者,多能治癒,部分病人不經治療,僅予飲食調養,亦可自愈;若病情較重,大便清稀如水而直下無度者,極易發生亡陰亡陽之險證,甚至導致死亡;有少數病人暴洩不止,損氣傷津耗液,可成痙、厥、脫等危證,特別是伴有高熱、嘔吐、熱毒甚者猶然。少數急性暴瀉患者,治不及時或未進行徹底治療,遷延日久,易由實轉虛,變為慢性久瀉。慢性久瀉髒氣虧虛,病情纏綿,難取速效,療程較長,部分病人經過治療可獲愈,少數病人反覆洩瀉,導致脾虛中氣下陷,可見納呆、小腹墜脹、消瘦,甚至脫肛等症;若久瀉脾虛及腎,脾腎陽虛,則洩瀉無度,病情趨向重篤。
【預防調護】
加強鍛鍊,增強體質,使脾氣旺盛,則不易受邪。加強食品衛生及飲用水的管理,防止汙染。飲食應有節制,不暴飲暴食,不吃腐敗變質的食物,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要洗淨,養成飯前便後洗手的習慣。生活起居應有規律,防止外邪侵襲,夏季切勿因熱貪涼,尤應注意腹部保暖,避免感邪。
洩瀉病人應給予流質或半流質飲食,飲食宜新鮮、清淡、易於消化而富有營養,忌食辛辣炙傅、肥甘厚味。急性暴瀉易傷津耗氣,可予淡鹽湯、米粥等以養胃生津。肝氣乘脾之洩瀉患者,應注意調暢情志,儘量消除緊張情緒,尤忌怒時進食。
【臨證備要】
1。注意“風藥”的臨床運用。脾氣不升是慢性洩瀉的主要病機之一。風藥輕揚升散,同氣相召,脾氣上升,運化乃健,洩瀉可止。溼是形成洩瀉的病理因素之一,溼見風則幹,風藥具有燥溼之性。溼邪已祛,脾運得復,清氣上升,洩瀉自止。風藥尚具有促進肝之陽氣升發的作用,肝氣升發條達,疏洩乃治。從現代醫學觀點來看,風藥尚有抗過敏作用,而慢性洩瀉者多與結腸過敏有關,故而有效。臨床常用藥有藿香、葛根、荊芥、防風、桔梗、白芷、藁本、升麻、柴胡、蟬蛻、羌活等。方劑可選藿香正氣散、荊防敗毒散、羌活勝溼湯等,如運用得當,效果明顯。
2。虛實夾雜者,寒熱並用。慢性洩瀉純虛純實者少,虛實夾雜者多。脾虛與溼盛是本病的兩個主要方面。脾氣虛弱,清陽不升,運化失常則生飧洩,治療可用參苓白朮散、理中湯等;若脾虛生溼,或外邪內侵,引動內溼,則虛中夾實,治當辨其溼邪夾熱與夾寒之不同,臨床一般以腸腑溼熱最為常見,治療當理中清腸,寒熱並用,加用敗醬草、紅藤、黃柏、豬苓、茯苓等;寒溼偏重者則用蒼朮、厚朴、肉桂、陳皮、白朮等。
3。掌握通法在慢性洩瀉中的運用時機。洩瀉一證,其病位在腸腑。大腸為“傳導之官”,小腸為“受盛之官”,前者司“變化”,後者主“化物”,一旦腸腑發生病變,必然“變化”無權,“化物”不能,於是曲腸盤旋之處易形成積滯痰飲濁毒。久之中焦脾胃漸虧,難以運化,積飲痰濁愈甚,或陳積未去,新積又生。故此,治療諸多方法無效者,必有痰飲濁毒積滯腸腑。倡導攻邪已病的張從正提倡以攻為補,“損有餘即是補不足”,而且“下中自有補”,“不補之中有真補存焉”。當代名家韋獻貴認為:“久瀉亦腸間病,腸為腑為陽,腑病多滯多實,故久瀉多有滯,滯不除則瀉不止。”因此,攻除積滯痰飲濁毒,攻補兼施,掌握好攻補的孰多孰少,乃為治療難治性洩瀉的出奇制勝之法。
4。久瀉使用化瘀之法,值得重視。辨證上應注意血瘀徵象的有無。王清任的諸逐瘀湯,結合臨床,變通使用得當,往往可以獲效。
【醫案舉隅】
張某,男,33歲,l958年3月13日初診。
4個多月前,因大渴食柿3個,並飲茶過驟,致患洩瀉,每日4~5次,時有腹痛、腹脹,經服西藥,便數雖減,但停藥即復發,纏綿數月不愈。每晨4~5時許,即腹鳴腹瀉,納食減少,心慌,身倦,小便稍少但不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