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黃疸、阻塞性黃疸和溶血性黃疸。臨床常見的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膽囊炎、膽結石、鉤端螺旋體病、蠶豆黃及某些消化系統腫瘤等疾病,凡出現黃疸者,均可參照本節辨證施治。
【病因病機】
黃疸的病因有外感和內傷兩個方面,外感多屬溼熱疫毒所致,內傷常與飲食、勞倦、病後有關。黃疸的病機關鍵是溼,由於溼邪困遏脾胃,壅塞肝膽,疏洩失常,膽汁泛溢而發生黃疸。
一、病因
1。外感溼熱疫毒
夏秋季節,暑溼當令,或因溼熱偏盛,由表人裡,內蘊中焦,溼鬱熱蒸,不得洩越,而致發病。若溼熱夾時邪疫毒傷人,則病勢尤為暴急,具有傳染性,表現熱毒熾盛,內及營血的危重現象,稱為急黃。如《諸病源候論·急黃候》指出:“脾胃有熱,谷氣鬱蒸,因為熱毒所加,故猝然發黃,心滿氣喘,命在頃刻,故云急黃也。”
2。內傷飲食、勞倦
(1)過食酒熱甘肥或飲食不潔:長期嗜酒無度,或過食肥甘厚膩,或飲食汙染不潔,脾胃損傷,運化失職,溼濁內生,鬱而化熱,溼熱燻蒸,膽汁泛溢而發為黃疸。如《金匱要略·黃疸病脈證並治》說:“谷氣不消,胃中苦濁,濁氣下流,小便不通……身體盡黃,名日谷疸。”《聖濟總錄·黃疸門》說:“大率多因酒食過度,水谷相併,積於脾胃,復為風溼所搏,熱氣鬱蒸,所以發為黃疸。”
(2)飲食飢飽、生冷或勞倦病後傷脾:長期飢飽失常,或恣食生冷,或勞倦太過,或病後脾陽受損,都可導致脾虛寒溼內生,困遏中焦,壅塞肝膽,致使膽液不循常道,外溢肌膚而為黃疸。如《類證治裁·黃疸》說:“陰黃系脾臟寒溼不運,與膽液浸淫,外漬肌膚,則發而為黃。”
3。病後續發
脅痛、積聚或其他疾病之後,瘀血阻滯,溼熱殘留,日久損肝傷脾,溼遏瘀阻,膽汁泛溢肌膚,也可產生黃疸。如《張氏醫通·雜門》指出:“有瘀血發黃,大便必黑,腹脅有塊或脹,脈沉或弦。”
二、病機
黃疸的病理因素有溼邪、熱邪、寒邪、疫毒、氣滯、瘀血六種,但其中以溼邪為主,黃疸形成的關鍵是溼邪為患,如《金匱要略·黃疸病脈證並治》指出:“黃家所得,從溼得之。”溼邪既可從外感受,亦可自內而生。如外感溼熱疫毒,為溼從外受;飲食勞倦或病後瘀阻溼滯,屬溼自內生。由於溼邪壅阻中焦,脾胃失健,肝氣鬱滯,疏洩不利,致膽汁輸洩失常,膽液不循常道,外溢肌膚,下注膀胱,而發為目黃、膚黃、小便黃之病證。黃疸的病位主要在脾胃肝膽,黃疸的病理表現有溼熱和寒溼兩端。由於致病因素不同及個體素質的差異,溼邪可從熱化或從寒化。因於溼熱所傷或過食甘肥酒熱,或素體胃熱偏盛,則溼從熱化,溼熱交蒸,發為陽黃。由於溼和熱的偏盛不同,陽黃有熱重於溼和溼重於熱的區別。如溼熱蘊積化毒,疫毒熾盛,充斥三焦,深入營血,內陷心肝,可見猝然發黃,神昏譫妄,痙厥出血等危重症,稱為急黃。若病因寒溼傷人,或素體脾胃虛寒,或久病脾陽受傷,則溼從寒化。寒溼瘀滯,中陽不振,脾虛失運,膽液為溼邪所阻,表現為陰黃證。如黃疸日久,脾失健運,氣血虧虛,溼滯殘留,面目肌膚淡黃晦暗久久不能消退,則形成陰黃的脾虛血虧證。
陽黃、急黃、陰黃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如陽黃治療不當,病情發展,病狀急劇加重,熱勢鴟張,侵犯營血,內蒙心竅,引動肝風,則發為急黃。如陽黃誤治失治,遷延日久,脾陽損傷,溼從寒化,則可轉為陰黃。如陰黃復感外邪,溼鬱化熱,又可呈陽黃表現,病情較為複雜。
【診查要點】
一、診斷依據
1。目黃、膚黃、小便黃,其中目睛黃染為本病的重要特徵。
2。常伴食慾減退、噁心嘔吐、脅痛腹脹等症狀。
3。常有外感溼熱疫毒,內傷酒食不節,或有脅痛、積聚等病史。
二、病證鑑別
1。黃疸與萎黃
黃疸發病與感受外邪、飲食勞倦或病後有關;其病機為溼滯脾胃,肝膽失疏,膽汁外溢;其主症為身黃、目黃、小便黃。萎黃之病因與飢飽勞倦、食滯蟲積或病後失血有關;其病機為脾胃虛弱,氣血不足,肌膚失養;其主症為肌膚萎黃不澤,目睛及小便不黃,常伴頭昏倦怠、心悸少寐、納少便溏等症狀。
2。黃疸與黃胖病
黃疸與黃胖病同有面板色黃之症,亦有氣血耗傷之相類病機,但黃胖病之氣血耗傷源於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