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況他倆還有賭約。
想了想,田耽再次下令出兵。
正面與項末的大軍硬拼,這是極其愚蠢的尋死行為,田耽要做的,就是騷擾楚軍,減輕魏軍的壓力。
而另外一邊,項末驅五十萬楚軍朝魏軍殺來的動向,亦有青鴉眾迅速地稟告給了趙弘潤。
對此,趙弘潤簡直亦是滿心驚愕。
要知道,堵截項末的大軍,這是田耽的主意,他趙弘潤只不過是看田耽在楚國的兇名更甚,因此想順帶著沾點光,因為在他原本想來,項末心中的頭等大敵,應該是田耽才對。
可眼下的情況卻是,項末丟下田耽不管不顧,率領著多達五十萬的大軍前來攻打他魏軍,這簡直讓趙弘潤不能理解。
不就是跟著田耽想沾沾光,我這是招誰惹誰了?
苦笑著,趙弘潤立即下令放火焚燒林子,且全軍向南撤離。
跟著田耽佔佔項末的便宜還行,可要讓趙弘潤與項末的五十萬大軍正面交鋒,趙弘潤可沒這麼傻。(未完待續。)
第693章:失敗的阻擊(二)
魏軍,居然撤地如此果斷……
一個時辰後,當項末看到那片被魏軍點燃的樹林時,他著實有些無語。
因為據他所知,這些樹林的範圍不小,且林中植被茂密,地形複雜,是一個極好的伏擊場所。
倘若將他項末與魏軍主帥趙弘潤的位置對調,想來他項末會選擇在林中佈置重重陷阱,儘可能地與楚軍周旋,拖延時間,拖到齊王呂僖率領大軍趕到。
然而對面那位魏公子潤倒是好,幾乎是不做絲毫反抗,在臨走前放了一把火燒了這片林子後,直接帶著數萬魏軍向南逃跑。
這份果斷,也真是沒誰了。
看來要殺此子,比我預想的要難吶……
倍感遺憾的項末仔細觀察了林中的火勢,發現大軍想要從這片已成火海的樹林直接穿過不太現實,於是便下令從林子旁的路徑迂迴繞行。
而在身旁,年輕的楚將俞驥亦是滿臉遺憾地將搭在劍柄上的手放了下來,目視著那片火海,憤慨地咒罵了一句:“什麼肅王姬潤,膽小如鼠!”
項末看了一眼俞驥。
他知道,俞驥是希望殺魏公子姬潤與齊國的田耽,為吳沅報仇。
這可真是世事難料啊。
項末忍不住感慨道。
要知道,俞驥乃是他部將俞國的次子,當年項末征討吳越時,俞國攜其長子作為先鋒將,卻被當時尚且敵對的吳越悍將吳沅所誅,事後,項末便將當時才僅僅十來歲的俞驥接到身邊,好生教導。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俞驥向來與吳沅不對付,哪怕後來吳沅投奔了項末,俞驥仍就無法割捨這段仇恨。
可如今,吳沅被魏公子姬潤與齊國將領田耽聯手殺死,俞驥卻有意要給曾經的仇人報仇雪恨,由此可見,吳沅以往的確對俞驥不薄,無論是否是為了贖罪。
想到這裡,項末教導俞驥道:“俞驥,魏軍果斷向南撤離,這並非是那位魏公子潤膽小如鼠,此乃明智之舉。……正所謂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據邊倉、公羊所言,此刻魏公子潤麾下軍隊僅三萬左右,而我軍卻有五十萬,他果斷撤退,放棄已佈置的種種陷阱、障礙,這叫果斷,知進退。”臨末,他反問道:“若換做是你,你會用三萬人與五十萬敵軍廝殺麼?”
俞驥很想說句我敢來藉此貶低對方,但他終歸也不是雛鳥,很清楚倘若果真那樣做了,那並非勇敢,而是愚蠢,是匹夫之勇。
可話雖如此,他心中還是有些不服氣,忍不住說道:“若是末將,即便不能力敵,亦要想辦法與敵軍周旋一二,豈會似那姬潤一般,絲毫抵禦也無?”
然而聽了他的話,項末卻是搖了搖頭,糾正道:“是故,項某才要說那姬潤行事果決。……他僅三萬人,而我軍有五十萬,倘若如你所言那般行事,好比是如履薄冰,諸事順利,或可阻礙我軍半日至一日的行程;可若是事出萬一,或許就會將三萬軍隊葬送。……你權衡一下,你覺得值得冒這個險麼?”
俞驥被說得啞口無言,半響後這才憤憤地說道:“上將軍何以如此誇讚那魏國公子?……說不定他根本不曾考慮過上將軍您說的這些,只是純粹想著逃跑而已。”
聽聞此言,項末呵呵笑了起來,隨即搖搖頭說道:“田耽夜襲宿縣,最後卻是魏軍把持城池。……能從田耽手中佔到便宜的人,豈是那般簡單的人物?”說到這裡,他正色對俞驥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