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06部分

要是仗著自己有老關係不把官府放在眼裡,我們第一個就饒不了他們!”

李靜思臉色微微一邊,顯然終於明白了對方的深意。

誠如對方所言,遼東就是紀國公麾下的大軍一舉打下來的,現在也是靠著這支大軍守衛,不過,經過這麼多年的演變,這支大軍除了征服者和守衛者之外,也成為了遼東這一片廣大土地的建設者,甚至可以說,已經超過了建設的層級。

遼東新開墾的土地,很多都落入到了軍人的手裡,有些士兵自己耕作,有些人是地位比較高的軍官,他們則僱傭了內地的移民來耕種,變成了地主。除了土地之外,遼東現在興起的行業,都有軍方的人在參與,別的不說,遼東新開發的礦山,還有人參和木材交易,甚至現在這座金州港,這些行業和地方,新近發家起來的商人,或多或少都與軍方內部的人有關係。

為了防止軍隊的戰鬥力腐化,朝廷三令五申,不允許軍人經商,並且給官兵定了很高的薪餉,然而在這裡實際效果就不如人意了。

在內地省份,到處都有視線盯著,軍隊的作為要收斂許多,但是在遼東,朝廷的禁令就要打上很大的折扣,雖然明面上高階軍官們沒有直接去參與,但是實際上……遼東之前就是蠻荒之地,現在的秩序也都是靠軍隊來維護的,不和軍隊扯上關係,誰又能安安穩穩經商?現在遼東數得上字號的商戶巨賈,其實背後都數得出靠山。

第1541章 國公為國

這種情況在軍隊勢力佔優的邊疆地區或多或少都存在,但是在遼東地區是最普遍最嚴重的,因為相比其他地方,遼東的開發程度最高,吸引移民的數量也最多,商業和經濟的發展都是最快的,而且港口和工礦,也確實最容易被人壟斷;同時,遼東大軍的功績和威望都是最高的,再加上大漢素來注重軍威,所以官兵上下的驕縱之氣也是最盛的,他們私下裡都說大漢的天下七分就是東北軍打下來的,做點稍微出格的事情朝廷也不會太追究。

這些情況,身為遼東巡撫的李靜思當然十分清楚,但是他並不敢跟遼東的軍方鬧翻,所以從來沒有直接跟朝廷舉報類似的情況,只是在和內閣交流資訊的時候隱晦地提上了幾句而已,而內閣對這個情況多少也是知道的,但是多年來內閣並沒有處理,所以本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則,李靜思這個巡撫也乾脆做了悶嘴葫蘆。

他沒有想到,今天反而是寧澤光這個軍方高層,主動找了個機會跟他提這件事。

“寧參議可是擔心建省之後,我等清理軍方的產業?”這句話剛到嘴邊,李靜思就覺得這太過於露骨,於是又咽了下去。

“寧參議說得對,遼東能有今天,貴部功不可沒,這一點不光是我,遼東的百萬生民也是同樣看的。若沒有貴部驅逐建奴,光復河山,將遼民解救於倒懸,如今哪裡又還有我等說話的地方?”仔細又斟酌了片刻之後,李靜思換了一種說法,“因為建奴的荼毒,遼東之前疲敝不堪,大軍要養活自己,也不得不行一些非常手段……”

“多謝巡撫大人,有巡撫大人這句話,我們倒也沒什麼委屈的了……”寧澤光又是對李靜思輕輕一揖,“非常之時,行非常之事,確實是不得已而為之,現在遼東已經大體平定,內閣大概也是打算把它變成真正的行省,以後恐怕就稱不上是非常之時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內閣要在遼東施行王化,把這裡變成王土,我們上上下下是極其贊成的,只是現在……哎,重重非常之事已經做了太多,算得上積重難返了。就算我們現在有心要清理,恐怕也不是一朝一日就能夠清理完畢,還請巡撫多多體諒一下。”

雖然他說得很含蓄,但是李靜思已經明白了對方的用意,他們是眼見建省之事已經迫在眉睫,軍隊在遼東的影響力即將大幅下滑,於是就打算讓自己現在不要把軍方的這些事往上報上去,同時在建省之後能夠繼續對軍方的產業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他們跟自己的保證是讓一大批涉事的軍官退伍,同時以後逐步清理類似的事。這種保證看上去倒是合情合理,不過天知道建省以後他們會不會做?

從軍方這幾年來盛氣凌人的態度來看,以後他們會馬上改變態度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再說了,大利當前,又有誰會輕易放棄?自己現在如果做出一個承諾,而以後軍方卻仍舊沒有什麼收斂的話,到時候苦的人不就是自己?

這個要求可沒有這麼好答應啊,他真的不想牽涉到內閣和遼東軍兩個龐然大物的爭鬥裡面去。如果牽涉進去了,縱使自己是巡撫這樣等級的高官,也絕對不會有什麼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