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23部分

“呵呵好……”沈默卻彷彿很受用,一直保持著欣慰的笑容。

待眾人重又蜜裡調油之後,沈默重歸正題道:“正如方才所說,我的所作所為,歸根結底是為大家好的。我總是希望,大家能繁榮昌盛,一代更比一代強,這是我的原則和立場……”頓一頓道:“大家有什麼都可以問,咱們開誠佈公的談一談。”

“請問大人,”片刻的沉寂後,便有人問道:“皿字號是否還有可能恢復?”

“如果你們堅持的話。”沈默淡淡道:“我可以運作此事,應該還有一定把握。”

“那大人的意思是……”眾人眉宇間便隱現喜色,但人與人的尊敬是相互的,沈默那麼給他們面子,他們自然更得給他面子:“復還是不復呢?”

“……”沈默沒有正面回答,而是講起了故事道:“我朝開國文臣之首,大儒宋濂的書中,有個‘束氏狸狌’的故事,說衛國有個姓束的大戶,全世間的東西都不愛好,只是愛養‘狸狌’。所謂‘狸狌’,乃是一種善於捕鼠的野貓。他家養了一百多隻這樣的野貓,把家周圍的老鼠都抓得快沒有了。野貓沒吃的,餓了就大聲嚎叫,他就每天到市場買肉喂貓。幾年過去了,老貓生小貓,小貓又生了小貓。這些後生的貓,由於每天吃慣了現成的肉,竟然不知道世上有老鼠了;餓了就叫,一叫就有肉吃,吃完了就是懶洋洋的,一副柔順和樂的樣子,日子十分的瀟灑……”

聽到這兒,眾人漸漸品出味來了,這是沈大人在藉著寓言,說他們家的子弟呢。便聽沈默繼續道:“某日,城南有個人家遇到鼠患,他家的老鼠成群結隊地白日亂竄,甚至有都能掉進甕裡。那戶人家早聽說束員外養了很多善捕老鼠的狸狌,就急忙從束家借了一隻回去。束家的狸狌到了這戶人家,看見那些亂竄的老鼠聳著兩隻小耳朵,瞪著兩隻小眼睛,黑如亮漆,翹著兩撇小鬍鬚,一個勁兒地吱吱亂叫,竟然以為它是怪物,在缸沿上隨著老鼠轉來轉去,卻不敢跳下去捉那老鼠。這家的主人見狀不由得發怒,就將狸狌推了下去。狸狌害怕極了,對著老鼠大叫。過了好久,老鼠估計貓沒有別的本領,竟然去咬它的爪子,嚇得它嗷地一聲,從缸裡蹦出來,逃之夭夭了……”

一個挺好笑的故事,艙裡卻沒人能笑出來。人說富不過三代,榮不過百年,正是他們最大的隱憂……雖然祖上積德,重視教育,宗族子弟還算成器,才使他們的家族地位依然可以維持,然而也都大不如幾十年前。只能在東南地裡作威作福,一離開東南,到了大明的政治中心,雖然不至於沒人買賬,但也只是如此而已。一旦朝廷下定決心,要拿他們開刀,也只能任其魚肉……比如當年那被他們恨得牙根癢癢的提編,全江南都在反對,但胡宗憲有朝廷的全力支援,依然得以開徵,一直到戰爭結束才停。

“諸位都是聰明人。”沈默緩緩道:“肯定明白我的意思。”

眾人默默點頭,他們當然明白沈默的意思……束家的第一代狸狌本領高強、功勞赫赫,這才為子孫後代贏得了舒適富貴的生活。然而它那些吃鮮肉長大的後代,卻連老鼠也沒見過,更不要提抓老鼠了。所以當遇到老鼠後,才會表現的那麼窩囊,險些被老鼠吃掉。

這個故事告訴人們,太好的條件,對子弟成才並沒有好處。老想著幫他們走捷徑、鑽空子,不讓他們在艱苦的競爭中脫穎而出,這不是在幫他們,反而是害了他們……

“宋濂在建國後的最大功績,便是為大明重定了科舉制度。”見眾人消化的差不多,沈默接著道:“歷史證明,他的設計是成功的,我大明不要說有那種延續百年的魏晉門閥了,就連宋朝那樣的累世進士、三代宰相的簪纓世家也再未出現過……某竊以為,束氏狸狌的故事,就能很好體現他的設計思想。”

“皇家是不願意看到,某個門閥長久佔據顯要位置的。他們圈養了皇室宗親,荒廢了勳貴世家,將權力交給了讀書人。”沈默沉聲道:“而讀書人想要有資格治國,就必須先透過宋濂設計的科舉,其難度,說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也不為過。我是考過科舉的人,知道要及第有多不容易,那需要出色的天資、刻苦的攻讀,以及良好的運氣,一樣都不能少,少一樣就可能名落孫山了。”

眾人這還是第一次,聽人從執政者的角度解剖科舉,自然十分震撼,全都凝神傾聽,生怕漏了一個字:“正是這種極高的難度,決定了極低的考中率,更導致了一個家族很難保持出仕的連續性,這樣自然阻止了龐然大物的誕生……”

“大人,您的話發人深省。”這時有人忍不住問道:“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