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部分

中國的南方人相對勤勞,他們對西北的貧窮和懶散,有一個評論是西北人“能熬苦,不能吃苦”,也就是說他們能夠忍耐貧困、艱難的生活狀態,但卻不能咬著牙拼命努力去改善這種生活狀態。

其實相對那些競優的民族,競底的中國人何嘗不是“能熬苦不能吃苦”?當他們遇到較深層次的問題,不是迎頭去解決它,而是用較淺層次、直觀的方法去解決問題,如一個不肯學乘法口訣的小學生,在遇到15個20相加時,他不會用15乘20,而是愚蠢地將15個20逐次相加。這樣他雖然迴避了乘法這個較深層的問題,但卻被無窮無盡的加法累得筋疲力盡。

中國人忙嗎?華為研發人員的工作時間,一般是他們歐美同行的兩倍,當然很忙;中國人窮嗎?中國的人均國民收入一直排名在世界一百多位,當然很窮。中國人為何又忙又窮?

中國人的“窮忙”、“勤勞而不富裕”、“能熬苦卻不能吃苦”的根本原因,就是競底。

案例:競優的難度——銥星悲歌

原創性的發明,能增加人對自然資源的運用能力,極大地提高生產力,因此是競優的一種主要途徑。但原創發明的投入很大,難度很高,同時存在巨大的風險,因此任正非說,華為在創辦18年以來,從未有過一項原創性的發明。銥星的事例,就充分說明了原創性發明的這一特點。

銥星的故事,一開始就充滿競優色彩。摩托羅拉的一位工程師準備去加勒比海度假,但他太太擔心那麼偏遠的地方通訊有問題,因此浪漫之旅沒有成行。富於想象力的工程師由此產生一個夢想,如果有一臺在世界任何地方、任何時候都能通話的手機,那該有多好?這個偉大的想法得到了摩托羅拉的讚賞,最終促成了銥星網路的誕生。

1991年,銥星公司組建,計劃用77顆低軌衛星(後減至66顆)組成行動通訊網,以元素週期表排第77位的金屬銥來命名這一計劃。

這項史無前例的高科技,贏得了眾多有識之士的讚賞,甚至精明的比爾?蓋茨也產生了投資銥星的念頭,銥星公司的股價飆升,接著美國、俄羅斯、中國的火箭分別承擔了銥星的發射任務。

依託於強大的美國高科技和資本實力,銥星的競優按計劃全面完成。1998年5月,布星全部完成;11月,銥星的全球通訊業務正式開通。

中國兩院的數百名院士,一致把銥星手機評選為1998年世界十大科技成就。

但是且慢,中國人有一句流行語,通常用於掩飾領導拍腦袋魯莽決策的失誤:“計劃趕不上變化”。但這句話正好可以用在銥星專案上。

銥星決定上馬的1991年,行動通訊還不普及,手機賣到天價的三萬元;而到了1998年,G*系統發展極為迅速,絕大多數有購買力的人口稠密地區,都開通了地面G*系統,與之相比,基於衛星的銥星G*系統,就顯得成本過高,通訊費昂貴,通訊容量不足,手機醜陋笨重。

眨眼之間,銥星還是那個銥星,卻從高科技寵兒變成了市場棄兒。人們不再談論銥星的輝煌和成功,而忙於發表高見,總結銥星的失敗和教訓。

2002年,銥星公司破產倒閉。

第一章五、競底的長處(1)

從銥星的案例和大量的競優成敗事例中,我們可以總結出,與競優相比,競底有如下優點:

A。風險的可控性。

中國人長期處於平穩的農業文明中,本性不喜冒險,他們常常像駝鳥一樣,不願相信“不冒險是最大的冒險”,寧願像溫水中的青蛙,慢慢地飽受煎熬。

李志強用較次的原器件,替換較好的;要求打工妹們長時間加班;巧立名目剋扣她們的工資……他為此承擔的風險,比為市場開發一款新的電話機要好控制得多:如果加班時間過長,剋扣工資過多,打工妹們會威脅透過法律途徑解決,那麼按照中國人的處事方式,李志強完全可以透過協商從底線適當往回撤退,從而平復打工妹們的不滿情緒,但如果一款新產品不受市場歡迎,那他根本找不到有效的物件進行協商。

中國的原創新產品為何如此之少,這是一個重大因素。大多數生產商只願意跟在已被市場證明成功的新產品後面模仿,以力避風險。

所以有些志得意滿的中國企業家,總結自己的成功經驗:“在中國,創新就是率先模仿。”實際上,這種“創新”不過是對原創產品的一種低質、低價競底而已。

B。表面上投入的資本最節省。

剋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