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部分

此道了。你可以有把握地說,最先用於抓住讀者興趣的手法,就是選擇標題,它使讀者注意到你的小說,激起讀者的好奇心。

在選擇、安排進入小說開端部分的材料的過程中,應當始終讓要引起讀者好奇心的願望來引導你;在開端部分,我們提出小說中的問題和牽涉到它的種種事物。

不管你打算寫什麼樣的小說,不管你在小說創作方面已經進到了哪個階段,你的材料總是這樣的——刺激因素、角色和作品中人物的反應,它們構成了敘述格局。

也許你在小說開端已使用了所有這些材料,卻沒能引起讀者興趣。這可能是在材料安排上出了岔子,讀者“不知道你在賣力地搞些什麼”;所以,對材料的安排是不能雜亂無章的。

為了使讀者覺得小說的開頭有意思,材料必須這樣安排:它使讀者意識到作品中的人物在生活中正面臨著嚴重的危機,他碰到了需要他有所行動的問題,或是陷入一個他必須從中解脫的困境,或是處在了這麼一個位置上——他必須在種種可能的行動方案中作出自己的選擇。

有了需要完成的事,或有了需要作出的決定,往往也就有了要敘述的問題。這是對任何種類的小說和每篇小說開端的最基本的要求。它使小說成其為小說。

有的,也許你會發現這樣一個令人困惑的事實——在手頭所有的材料中(儘管其中有足夠的事件去顯示有某件事要去完成或是被決定),你竟找不到有趣到足以作為主要故事情境的東西。這時,有關興趣規律的一個重要而基本的事實就開始為我們知曉了。舉例來說明:你坐在平靜無波的小湖旁,一隻狗懶洋洋地在岸邊水裡游來游去。這時,你也許會讓狗去抓一根棍子。你對狗下命令時,然而,如果代替平靜無波的小湖的是一堵被狂風惡浪擊打著的險峻的海邊峭壁,狗也沒有懶洋洋地游水,而是筋疲力竭,難以游到你讓它去的地方了;這時,你的興頭就起來了。如果狗是你的,又是隻值錢的動物,曾在賽狗中多次為你贏得獎金,你就會興趣倍增。進一步說,假設你已經同意讓這隻狗再參加一場時間已確定的比賽(比賽時間快要到了),如果不到場,你會被處以大筆罰款,這時,你就會格外關心它了。再有,代替安閒地坐在那裡的是你被堵在了一輛翻倒的汽車裡,你的關心就會變成焦慮了。也許,那會更令人揪心——你試圖讓狗游去救一個五歲的孩子,孩子已淹得半死,而他正是你最心愛的兒子。

在前面的場合裡,你發現自己不很感興趣,而在後面的情況下,你卻是極為關切的。在分析興趣所以不同的原因時,你會發現,後面這種情況更多地是依賴於發生了什麼事。這就是有關趣味的至關緊要的秘訣——重要性。一種包含有目的或選擇的情境的有趣程度同它決定著什麼成正比。要完成的事越重要,沒能完成它所會帶來的災難就越大。將要作出的抉擇意義越重大,作出錯誤決定所會帶來的禍患也就越大。對有想象力的人來說,任何情境在小說寫作中都可能是重要的,因為他可以賊予它以巨大的意義。當你充分理解並能運用這一關於趣味的規律時,你就掌握了構思的關鍵。

這樣,抓住讀者興趣的另一個手法,就是一定要使情境具有重要性;

在搜尋有趣的故事情境時,報界人士所謂的“新聞嗅覺”會幫助你。由於目的在於激起好奇心,你就會認真調查人們對什麼感到好奇。大家還記得,在世界大戰最初的年月裡,美國人貪婪地讀著他們所能得到的所有關於戰爭的訊息。隨後,由於戰爭的新的更“合乎人性”的方面為人們論及到,它又成了“新聞”。幾乎人人熟知那個經驗豐富的記者的故事,他對初出茅廬的生手說“狗咬人不是新聞;如果人咬了狗,那才是新聞。”前不久,一位新聞編輯獨出心裁地總結了新聞價值,他說:

平凡的人+平凡的生活=0

平凡的人+平凡的妻子=0

一個平凡的人+一輛汽車+一枝槍+一夸脫酒=新聞;

銀行出納員+妻子+七個孩子=0;

銀行出納員+十萬美元+歌劇女演員=頭條新聞。

對此的解釋自然是這樣的:沒有新聞價值的事物是些尋常的事物,有新聞價值的事物則非同尋常。這樣,你又知道了激起或創造趣味的另一種手法——非同尋常。這種非同尋常或是在故事情境(要去完成或決定的事)中,或是小說人物(他面臨這種情境)本身。在佩利的小說《窗戶裡的臉》中,故事情境雖然是不尋常的(一位婦女打算去抓危險在逃的殺人犯),這位婦女本身卻普普通通。她是新英格蘭的農村婦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