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後記
翻譯《韌性》的過程就像跟隨作者的講授,經歷“復原力”培養,從基本到高階層次一樣。正如該書原封底上所引的北美就業輔助協會主席羅伊斯?哈特勒(Louise Hartley) 所言:“這本書將有價值的資源,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展示。它提供了重新掌控生活和在當今繁忙的現實世界高效地處理問題的有價值的工具。”
在翻譯中,譯者對此深有同感。有時候我們也很羨慕那些在生活被災難摧毀的情況下,能夠保持良好心態,不屈不撓地反彈回來的人。我們會認為這些人一定屬於天生若此者。但是
《韌性》的作者以事實和理論告訴讀者,每一個人都具有潛在的反彈能力。但問題是有一些人的潛能被從小所受到的教育和養成的習慣阻礙了。作者在這本書裡所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幫助普通人透過循序漸進的方式,將自己的這種復原能力重新煥發出來。
在當今這個充滿不安定和風險的社會,這種能力是非常寶貴的。例如最近汶川大地震中有成千上萬的人經歷的正是家園被毀和痛失親人的突變,在這種劇變中,如何面對生活和自己的未來,相信正是眼前的這本小書能夠回答的。此外,在你我的身邊,經常看到有一些人拒絕接受現實,對自己、對身邊的人不滿,夫妻之間互相抱怨對方毀了自己,父母抱怨孩子學習還不夠好,孩子抱怨自己的父母沒有給他們更好的生活條件,同事之間抱怨不好合作,等等。相信這些人看了這本書都會有收穫,因為我自己就是一個獲益的人。
這本書適合於任何年齡、任何職業的人,我想把這本書推薦給我的老師、我的朋友和我的家人。
編輯手記
在編輯《韌性》這本書的過程中,我回想起貝克漢姆為某知名運動品牌代言的一則電視廣告。廣告中,小貝配合親手繪製的拙劣的卡通畫講述了自己的故事:1998 年世界盃上的一張紅牌使他從全英格蘭的寵兒變成了罪人,媒體和民眾都不肯原諒他,不斷有人謾罵甚至恐嚇他,直到三年後,他的一記直接任意球在最後一刻將英格蘭隊帶入了20 02 年世界盃的決賽圈。小貝說:“那一刻,所有的記者都為我起立鼓掌。能讓這些苛刻的評論家為我喝彩,對我來說,這一刻非同尋常。艱難的時候總會過去,只要你能堅持下來。”
我想,這就是《韌性》想要告訴讀者的東西。這本書不是專門為那些患有心理疾病或精神上、情感上受過創傷的人準備的,而是要告訴健康的正常人,如何挖掘和利用與生俱來的潛能,面對急劇的變化,化解無休止的壓力。每個人都會遇到挫折和逆境,重要的是你選擇如何去面對。只要你有磨鍊自己的韌性、培養高度的復原力的意向和決心,就是一個積極的開端。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這本書將手把手地輔助你完成接下來的旅程。
在成長過程中,一直被教育成一個討人喜愛的“好孩子”嗎?好孩子在家裡和學校都受表揚,他們聽話、守紀律,不會亂摸亂碰打爛東西,不用沒完沒了的“為什麼”煩擾成年人。步入社會以後,他們是企業中默默無聞的螺絲釘那一類的員工,服從工作安排,兢兢業業地履行自己的職責。當生活風平浪靜、一帆風順時,這種令人滿意的表象背後的隱憂是不易察覺的,但是,一旦原來的步調和節奏被打亂,你會立刻發現一切都不對頭了。
你是不是非常在意別人的眼光?你對自己的身份認同來自內心還是他人的評價?如果你對自己的認識僅限於某家公司的經理/ 職員、某個社群的居民或者某人的丈夫/ 妻子,那麼當你遭遇失業、受災或離婚之類的變故時,又該如何重新尋找和明確自己的位置呢?
你看待事物的態度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你會同時從這兩方面看問題並保持其中的平衡嗎?這聽上去或許有點自相矛盾,面對困難和挫折,你需要積極和樂觀,但是你還可以做得更好。丹麥物理學家、哥本哈根學派的創始人玻爾提出了一個“互補原理”,按照他的看法,物質世界中的客體、精神世界中的概念、語言文字中的單詞,全都各自具有許多不同的“方面”,有如數學中同一個多值函式的許多不同的值。富有韌性的人也是如此,他們是高度靈活和複雜的,可以做到既內向又外向、既嚴肅又幽默、既積極又消極、既樂觀又悲觀。這是更高層次的復原能力的要求,正如老子所說的“萬物負陰而抱陽”。
你在成年之後還保有孩子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嗎?你能從逆境中發現意外的收穫嗎?有韌性的人往往能夠將破壞性的經驗轉換成為生命中發生的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