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原因。
他的眼睛比任何人看的都遠,中國領土不小,但是現在東南沿海、近海省份卻集中了六成多的國民。反而越往西走就越少,長此下去,東南地區的負擔將越來越大,而西部也將越來越荒涼,這可不是他願意看到的。貧窮跟不公會導致國民不滿,有不滿就會有動盪、分裂跟衝突的可能。中國這個多災多難的國家不能再亂下去了,他或許沒有驚人之才,但也希望能在有生之年,為後人多留一些財政,多剷除跟消滅一些不利跟不穩的因素。
這也是這些年來他出**全國各地都能使用的統一戶籍標準,並向全國各地普及普通話,打擊地方方言跟少數民族交流語言殊異問題的原因。他知道因為自己的這些動作,未來定然會有數十個民族跟數以百計的文化被毀滅。但是,若能夠從根本上消滅地域觀念,幾十年或者百年後,南北之間再無語言差異,國民之間再無東南貴、西北賤的諷刺,被一群歷史學家戳脊梁骨罵幾百年也值了。
西部比之東部跟南方差的無非就是交通跟環境,現在是最好的時代,中國內憂外患尚且還都能在他的控制中,舉國一心搞建設,只要功夫深,他相信總有一天愚公定能移山成功。也許百年後國內到處都是密集的河道水運、交通公路跟鐵路,持之以恆的植樹造林數百年後重建塞上江南,令沙漠也被人力征服。
這是他的西部發展戰略,雖然現在看來也是痴人說夢一場。
第六百四十四章 好壞訊息
9月8日,內閣各部總長會議最終透過總統關於罷黜國務院總理唐紹儀的提案,除農業、司法、教育三部總長在會議上選擇了棄權票外,其餘各部齊齊在罷免國務總理唐紹儀的提案上蓋章簽字。
總長會議的決定,宣佈了這一場持續了幾年的國務總理與總統權力之爭以來自總統方面的壓倒性勝利暫時落下帷幕。國務總理唐紹儀在總長會議透過提案的前一天便收拾了東西,離開了新建成沒有幾年的國務院,甚至連總長會議都沒有出席。
也是,有必要嗎!人家李大總統現在正指揮著軍隊南征北戰,數百萬勁旅收復漢家失陷百年的河山,甚至更外外面拓土開疆。每當前線一場勝利傳來,關內各地都是鑼鼓喧天,鞭炮齊鳴,整個國家都好似在過節一樣。李漢現在在國內正處於威望正隆的時候,唐紹儀在六月數次沒有接到他的邀請參加內閣會議時便明白,自己在國務總理這個位子上怕是坐不長了。
儘管恥辱的成為了民國曆史上,第一位被兩位民選總統先後動用總統特權罷免的總理,唐紹儀也沒有什麼怨恨的意思。袁世凱待他不錯,李漢待他也不錯。但是隻要這個國家還有總理這個位置在,任誰坐上去,都會跟總統產生矛盾的。沒辦法,國內黨人推崇總理內閣制,但是國家的章程卻是總統制。除非遇到了一個集權的總統,否則一旦給黨人看到了奪權的可能性,這種爭端就還得亂下去。
打心眼裡,唐紹儀也不認為這兩位值得他怨恨。縱使袁世凱現在死去多年,民間也逐漸多了些對他的指責,但唐紹儀對他還是比較敬佩的。他曾設身處地的想過,如果沒有袁世凱這位‘武夫’,恐怕真就沒有民國了。而對於李漢,他也是打心眼裡的佩服。沒有他的帶領跟指揮,這個國家根本不可能快速的走出陣痛,甩掉了大多數滿清時期遺留下來的弊病跟包裹上路,還在現在開始收復失土。
不僅如此,跟中國持續談判了幾年的德國租界也在時間步入九月之後,德國宣佈單方面無條件向中國移交全部在華租界,並且同意將中國的外交地位定位為‘大使’級,將在華德國公使弗朗茨任命為第一任德國駐華大使。
德國如此動作,它的盟友奧匈帝國自然也是一樣,新的王室代言人卡爾大公已經宣佈廢除與中國之間的一切不平等條約,同時將與中國之間的外交關係提升到‘大使’級。
現在跟李漢有些私交的奧匈王室成員卡爾已經在去年年底繼承了他的父親弗朗茨大公的頭銜,逐漸走向了奧匈帝國的政治高層。這並不奇怪,他本來就是匈牙利王位的第二順位繼承人,同時也頂替了他去世的父親,成為了奧地利皇帝的第四順位繼承人。然而隨著斐迪南大公遇刺,他反而成為了現在的奧匈帝國王位的第一順位繼承人。自從今年六月約瑟夫皇帝因為一場感冒倒地不起後,包括奧皇本人都明白,他的時日已經不多了。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卡爾的上位順理成章,任誰也不能阻擋的。德皇威廉二世已經向他贈送了一條純金勳帶象徵兩國友誼,奧斯曼土耳其跟保加利亞也各自向他贈送了禮物。
同盟國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