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書房裡見過!簡直一模一樣!”
她們雖然大多不擅書法,但其中不乏懂得品鑑之人。
聽聞這些人說起閔先生的名號,即便是不懂得書法的人也面露震驚。
閔文先閔先生,前朝最為傑出的鴻儒,學問問鼎世間少有人及,一手好字更是令世人難望其項背。
曾有人與閔先生同遊,途徑一瀑布,飛流直下氣勢磅礴。
閔先生甚喜此景,當場題“凌霄”二字。
同行者望其字跡,只覺千尺白練夾雜著無盡氣勢撲面而來,竟心生窒息之感,可見其筆力蒼勁,氣勢雄渾。
前朝覆滅前,閔先生與當時的三皇子以及大梁太。祖皇帝曾為至交好友。
彼時前朝末代皇帝驕奢淫逸,皇室不得人心,以至戰亂四起群雄割據,百姓生靈塗炭民不聊生。
太。祖皇帝雄韜偉略,與閔先生一文一武,平內亂,靖邊關,終使天下安定,百姓得以休養生息。
四海平定之後,末代皇室之人死的死傷的傷,唯有三皇子因二人的妥善保護而毫髮未損,得登大寶。
然,三皇子心知自己病弱訥言,並不是治理天下的合適人選,故而留下一紙禪位詔書,將皇位禪讓於太。祖皇帝,便離開皇宮,四海遊歷去了,與他一同離開的還有當世鴻儒閔先生。
太。祖皇帝登基後,曾多次派人尋找二人,幾番周折,終於打探到他們的訊息時,卻得知三皇子已經離世,而閔先生獨自居於深山之中。
太。祖皇帝當即親自前往,請閔先生出山,然不知何故,卻最終未能得到其應允。
此事曾一度成為太。祖皇帝之憾事,以至其年老體弱纏綿病榻之時仍舊念念不忘。
時任太子的高祖皇帝為了其心願,再次入山,請閔先生入宮一見。
閔先生仍舊未允,卻寫了一幅字讓其帶回給病榻上的太。祖皇帝。
那幅字筆力仍舊雄渾,只是蒼勁中卻比以往多了幾分沉穩豁達。
高祖皇帝將這幅字妥善收起,一路馬不停蹄的送到了已經瀕臨殯天的太。祖皇帝床前。
早已被病痛折磨的不成樣子的太。祖皇帝見到這幅字之後,眸中陡然迸發出一陣光彩,似多年的努力終於得到了肯定,沒過多久便神態安然的去了。
那幅字至今仍被順帝視若珍寶,時不時拿出來瞻仰一番。
上面寫的既是一代鴻儒對一代帝王的肯定,也是後世歷代皇帝的憧憬和目標——四海昇平。
後世之人雖多推崇閔先生的字,但閔先生壯年便離宮退隱,流傳在外的真跡極少,多是拓本,這四海昇平便是他最後一幅流傳出來的字。
真跡難覓,那些拓本幾經轉印,又或多或少的失去了原本的意蘊,閔先生的字就更為難得一見。
可眼前這幅“國泰民安”,卻似閔先生的真跡般,沒有絲毫瑕疵,筆法流暢氣勢雄渾沉穩練達,一筆一劃都彷彿讓人親眼看到了大梁的繁榮昌盛,百姓的富足安康。
好一個四海昇平!好一個國泰民安!
“你怎麼會寫閔先生的字?”
秦襄半晌才找回自己的聲音,喃喃問道。
蘇箬芸笑著回答:“我外祖父十分喜歡閔先生的字,手中有一本閔先生的字帖拓本,寶貝的很。為了哄他老人家開心,我閒來無事的時候便對照著多加練習,練好了博他一笑。”
這怎麼可能?
對著真跡都不一定能練成這樣的字,更何況是拓本?
況且閔先生的字向來講究力道,男孩子都不一定能掌握其精髓,何況是天生力氣就比男子小的女人?而且還是個十六歲的少女!
可是,這不可能的事情就在眼前真真切切的發生了,這幅字是眾人親眼看著她寫出來的,絕無作假的可能。
蘇箬芸見秦襄不語,眾人也對她的字議論紛紛,有些訕訕地道:“我原想寫四海昇平,可又想起今日在場的多是官宦人家的小姐,怕是不乏見過閔先生那幅真跡拓本的。若是寫的不好,兩相對比之下更加容易露拙,便換了國泰民安來寫。只是看來,還是寫的不好……”
不好?
秦襄搖頭:“不是不好,而是太好了!”
她說著嗔怪的看了蘇箬芸一眼:“有了你這幅字珠玉在前,今年的春日宴上怕是沒人敢寫字了!”
別說是寫字了,就是其他什麼,也難以掩下這幅字的鋒芒。
蘇箬芸凝眉,有些不信的樣子。
一個宮女此時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