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6歲時入塾讀書,8歲能讀八股文誦五經,14歲時能讀周禮、史記文選,並參加長沙的童子試,成績俱佳列為優等,可見他自幼天資聰明,勤奮好學。至道光十二年(1832年)他考取了秀才,並與歐陽滄溟之女成婚。連考兩次會試不中,隨後又努力複習一年,在虛歲28歲時,道光十八年(1838)殿試考中了進士,從此之後,他一步一階的踏上仕途之路,併成為軍機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門生。在京十多年間,他先後任翰林院庶吉士,累遷侍讀,侍講學士,文淵閣值閣事,內閣學士,稽察中書科事務,禮部侍郎及署兵部,工部,刑部,吏部侍郎等職,曾國藩就是沿著這封仕途之道,步步升遷到二品官位。十年七遷,連躍十級。
曾國藩九江一戰,被石達開打得大敗,苦心經營的水師全軍覆滅。曾國藩投湖自殺,被部下救起。恰逢他的父親去世,曾國藩回家守孝。從此他一蹶不振,骨瘦如柴。
一天他的弟弟告訴他,有個老和尚看病很準,不妨一試。老和尚聽說來人是曾國藩,連面都沒見,寫了一張紙條給他。曾國藩開啟一看:“黃老治心病”。曾國藩心想:“儘管《道德經》我都會背誦,也不妨好好研究一下”。
曾國藩回到荷葉塘,關起門來,一遍又一遍,反反覆覆地讀著《道德經》。果然重讀:似覺字字在心,句句入理,與過去所讀時竟大不相同。
曾國藩早在雁門師手裡就讀過《道德經》。這部僅只五千言的道家經典,他從小便能夠倒背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