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03部分

公元2年),全國大旱,併發蝗災。受災最嚴重的青州百姓流亡。在王莽帶頭下,二百三十名官民獻出土地住宅救濟災民。災區普遍減收租稅,災民得到充分撫卹。皇家在安定郡的呼池苑被撤銷,改為安民縣,用以安置災民。王莽還在長安城中為災民建了一千套住宅。大司徒司直陳崇為宣傳王莽,於是上表讚頌王莽的功德,說他可與古代的聖人相比。

王莽按照《周禮》的記載,在全國建立倉儲制度,儲備穀物。做賑災之用。他按照上古傳說,改革官制,設定“四輔”,加封周公、孔子等聖賢的子孫。

王莽還大興教育,擴大太學招生量,太學生數量很快翻了幾番,突破一萬人,他還在各地廣建學校。徵召“異能之士”,拓展了普通文士入仕的渠道。

和此前的一派亂象相比。大漢朝在王莽的治理下,真的是撥亂反正,蒸蒸日上。由於王莽不遺餘力地大抓道德建設,紀綱恢復,社會正統價值觀念得以弘揚,所以社會風氣明顯好轉。從王公貴族到文士再到普通百姓,都覺得王莽是他們利益最好的代言人,王莽具有超人的品格和能力,是人民信得過的領袖。

元始三年(公元3年),王莽主持重訂了“車服”制度。全國人民的著裝、住房、器用按等級得到了整齊劃一。元始四年(公元4年),王莽根據德政精神,下令對老人、兒童不加刑罰,婦女非重罪不得逮捕,並且按《禮記》的記載,修建據說上古時曾有過的明堂,一時之間,文治達到極盛。大學者揚雄也被王莽的煌煌治績所傾倒,孤傲的他滿懷熱情地作了《劇秦美新》一文,讚頌王莽的偉大。

元始五年(公元5年),王莽當政五年之後,朝臣又總結王莽的治績,說他的德行,為天下紀,他的功業,為萬世基,提議加封“九錫”。九錫是九種極尊貴的物品,加九錫,就意味著取得了接近皇帝的地位。訊息傳出,不長的時間內,朝廷竟然收到四十八萬七千五百七十二人的上書,支援給王莽加九錫。數字之所以如此精確,是因為《漢書》作者班固核對了當時的政府檔案。

四十八萬多件上書在漢朝意味著什麼呢?西漢末年,全國人口不過六千萬。其中絕大部分是文盲,識字者不過數百萬。而在長安附近,能夠上書的識字之人加起來也不會比四十八萬多多少。這就是說,幾乎所有有能力上書的普通百姓,都參與了這次運動,如果在當時進行民意測驗,王莽的支援率肯定達百分之九十五以上。而在高層官員中,支援給王莽加九錫的王公列侯及卿大夫達九百零二人,幾乎佔了全部。

由此可知,王莽篡漢並不是用武力權勢威逼,而是眾望所歸,幾乎所有人都想把王莽推向至尊寶座。

董昭將王莽的行事說到這裡,強調道:“主公,不論王莽到底是假仁假義還是真正仁義,但他名望到了這個地步,民眾便真心擁戴他上位,主公亦可如此行事。”

其實呂布現在在很多地方,比如掩飾野心、善待百姓上,已經做得很像王莽,但這樣還是不夠,呂布繼續從王莽的故事裡,從孔孟儒家典籍裡尋找可以提高自己仁義名聲的事情來做,這樣做了若干年後,呂布在仁義上的名望甚至有可能超過了當年的王莽。

不過東漢人對王莽這樣沽名釣譽的人有了警惕之心,所以呂布在數年間都要努力掩飾自己的野心,讓朝野上下都失去了警惕心,與此同時,呂布讓自己那些從龍之臣悄悄散佈劉漢皇室在過去四百年的所有醜事,讓劉漢皇室的威望漸漸喪失,直到民眾認識到劉漢皇室根本沒有資格再為天下之君時,一切都順理成章了。(未完待續。)

第722章 王莽的教訓

呂布又問董昭:“公仁,何為莫效王莽之策?”

董昭一臉認真嚴肅:“本來王莽仁義名望冠絕天下,登基稱帝並傳國子孫萬代乃是順理成章之事,奈何他所行政策不是開罪世家權貴,便是開罪普通民眾,更為開罪四邊異族!如果不是王莽諸多政策失當,他建立的新朝可能真的會延續下去,而劉漢絕無中興重建本朝的可能。”

王莽上臺後,發現新王朝內憂外患,就開始了一系列改革:把全國土地改為“王田”,不準買賣,每個不足八個男人的家庭,使用的田不得超過一井,超過部分必須分給九族鄰里,原來沒有田的人可以免費受田;把大戶人家的奴婢稱為“私屬”,不準買賣;評定物價,改革幣制。

但由於這些政策只求名目復古,很多都是與實際情況相違背的,而且在推行時手段和方法不正確,在遭到激烈反對後,又企圖透過嚴刑峻法強制推行,使諸侯、公卿直到平民因違反法令而受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