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3部分

有水溼也。”

4。飲食不節

過食肥甘,嗜食海鮮,飲酒無度,損傷脾胃;或飲食攝入不足,脾氣失養;或過量攝入寒涼、溫燥藥物,傷及脾腎,均是水腫形成的重要原因。如明·張景嶽《景嶽全書·水腫》所言:“大人小兒素無脾虛洩瀉等證,而忽而通身浮腫,或小便不利者,多以飲食失節,或溼熱所致。”

5。久病勞倦

勞倦過度,損傷脾腎,蒸化失司,發為水腫。如宋·嚴用和《嚴氏濟生方·水腫門》所說:“水腫為病,皆由真陽怯少,勞傷脾胃,脾胃既寒,積寒化水。”或因消渴、淋證日久,傷及脾腎,變生水腫。如唐·王燾《外臺秘要·消中消渴腎消方》雲:“三渴飲水不能多,但腿腫,腳先瘦小,陰痿弱。數小便者,此是腎消病也,特忌房勞。”

6。稟賦不足

先天稟賦薄弱,精氣不足是水腫發病的體質基礎,如感外邪,易發為病。《重訂嚴氏濟生方·水腫門》雲:“水腫為病,皆由真陽怯少……腎水不流……下為足膝膚腫,面浮腹脹,小便不利。”

二、病機

人體水液的正常輸布與排洩,主要依靠肺、脾、腎的相互作用,並與三焦、膀胱的氣化功能密切相關。因肺主一身之氣,有主治節、通調水道、下輸膀胱的作用。脾主運化,有轉輸、佈散水精的功能。腎主開闔,有蒸化水液、通利小便的職責。三焦為決瀆之官,是水液執行的通道。膀胱為儲尿之腑,賴腎氣而司排洩。

水腫的基本病機為肺失通調、脾失轉輸、腎失開闔、三焦氣化不利,水液瀦留。風邪襲表,肺失宣肅,水道不利,則風水相搏;瘡毒內侵,歸於脾肺,水溼不運,則溼毒相合;外感水溼,困遏脾陽,水溼內生,則外溼與內溼相合;久病勞倦,或飲食不節,損傷脾腎,氣化開闔不利,則水液內停;先天稟賦薄弱,精氣不足,易受外邪,致肺、脾、腎功能失職,亦發水腫。若水腫不愈,水溼停積日久,阻滯氣機,血行不暢,則形成瘀血。

水腫的病理因素有風邪、水溼、瘡毒、瘀血。病位在肺、脾、腎,其中以腎為根本,因腎主水,水為至陰,腎氣從陽則開,從陰則闔。若腎陽不足,氣化失司,關門不利,闔多開少,水液瀦留,而形成水腫。病理性質有陰陽之別,當區分虛實、寒熱。陽水多由外感風邪、瘡毒、水溼而成,多兼表證,屬實證、熱證,病在肺、脾;陰水多由飲食勞倦、稟賦不足、久病體虛所致,多屬虛證、寒證,或本虛標實之證,病在脾、腎。

陽水和陰水、實證和虛證之間可發生相互轉化或兼夾。一方面,陽水遷延不愈,反覆發作,或失治誤治,損傷脾腎,可轉化為陰水。另一方面,陰水復感外邪,可兼夾陽水之候,形成本虛標實之證。

若水腫遷延日久,病情進展,陽損及陰,陰不制陽,肝陽上亢,則見眩暈之證。若肺、脾、腎功能衰退,水溼之邪凌心犯肺,可變生心悸、喘脫之重證。若腎陽虛衰,真陰耗竭,可見小便點滴或閉塞不通,則可轉化成癃閉。病至後期,正氣衰微,水溼濁毒內閉,瀰漫三焦,可轉變為關格。

【診查要點】

一、診斷依據

1。水腫先從眼瞼或下肢開始,繼及四肢全身。

2。輕者僅眼瞼或足脛浮腫;重者可全身皆腫,甚則腹大脹滿,氣喘不能平臥;更嚴重者可見尿閉或尿少、噁心嘔吐、口有穢味、鼻衄牙宣、頭痛、抽搐、神昏譫語等

危象。

3。發病前可有外感風邪、瘡毒、水溼,內傷飲食、勞倦及久病體虛病史。

二、病證鑑別

水腫與支飲、溢飲:三者均可見氣喘、水腫。支飲為肺、脾、腎三髒陽氣不足,水飲上凌心肺,支撐胸脅,症見氣喘息粗,胸脅支滿,甚則面目、四肢浮腫。溢飲為風寒閉塞玄府,肺失輸布,飲溢四肢,症見喘咳痰多,胸悶身痛,惡風無汗,甚則肢體浮腫。而水腫為肺、脾、腎三髒功能失調,水液停聚,症見肢體浮腫,小便不利,甚則胸水、腹水、喘息。鑑別要點在於水腫病為先腫而後喘,支飲、溢飲則先喘後腫。

【辨證論治】

一、辨證要點

1。辨陽水、陰水

陽水多由風邪、瘡毒、水溼引起。發病較急,每成於數日之間,腫多由面目開始,自上而下,繼及全身,腫處面板繃急光亮,按之凹陷,旋即復起,兼有風寒、風熱等表證,病在肺、脾,屬表證、實證,一般病程較短。陰水多為飲食勞倦、先天或後天因素導致的臟腑虧損引起。起病緩慢,腫多由足踝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