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48部分

“國相……國相大人說……曾與……將軍遇於秦都成安,那時……便知大秦又出了一位少年英雄……”

“十數年間,將軍果然聲名鵲起,聞名於天下,西夏雖處偏僻之地,將軍之名也自家喻戶曉……”

這人開始時還磕磕巴巴,不過話是越說越順溜,記性也是不錯,只是話語間略顯僵硬,顯然是將李元康的話重新複述了出來,中間或略有改動,但總歸原話居多,若是換了掉了腦袋的劉隸在此,可能就不一樣了,尤其是在言語間的次序上。

“國相大人對將軍素來欽佩,可惜自長安一別,再未有緣相見。今日。能與將軍會獵於此。實乃生平幸事。”

“不過……國相大人說……將軍引軍西向,有三不可取,念及故人之情,欲與將軍說個明白。”

“一來,我西夏與大秦早有約定,結為盟好,今更有意稱臣,而使者未歸。將軍便領兵到此,失大義也,素聞大秦乃漢人大國,禮儀興盛之地,卻不顧舊約,更行詭詐之舉,此戰無論勝敗,將來如何再取信於天下?”

“二來,中原,漢人之根基也。中原未定,先結仇怨於金人。後再揮兵侵我西夏,雖逞一時之快,但已四面皆敵,失之智也,大秦強盛,君明臣賢,睿智者眾,為何行此下策,冒然揮兵以伐盟好,豈非讓親者痛仇者快,若敗,則落人笑柄,若勝,天下人也道大秦殘暴之國,窮兵黷武,不可不防也。”

“三來,將軍率軍西來,一路之上,生靈塗炭,我西夏上下聞之,皆切齒痛恨,靈州今有大軍數十萬,上下一心,皆欲與秦軍決一生死,將軍身經百戰,豈不聞,勞師襲遠,必厥上將軍乎?天時地利人和,盡皆在我,將軍失之算也。”

趙石眯眼靜靜聽著這些長篇大論,並不說話,誰也不知他現在心裡想著什麼,周遭親衛,多出於國武監,卻是覺得,雖說那李元康乃仇敵之首領,但說的這些,未嘗沒有些道理,但他們也清楚,大軍征戰,豈會是些許言辭就能動搖軍心?

說話的傢伙還在機械的繼續,顯然,這位腦子已經木了。

“國相大人說,為大秦計,為西夏計,為將軍計,不如兩國罷戰,重修舊好,為表西夏之誠,西夏仍願為大秦臣屬,納取歲幣,割讓西涼,蕭關等處於秦,也可為大秦所用,助大秦征伐四方,建萬世不拔之基業。”

“如將軍不信,可派使者入國都興慶,西夏上至帝王,下至臣僚百官宗族,子女任將軍取之,可入長安為質,如此,可除天下之疑,可免百姓流離,可使將士早日還鄉,不用埋骨沙場。”

“言盡於此,如何取捨,還望將軍三思之……”

完了,大帳中靜謐一片,之後的條件確實足夠讓人垂涎,但也可能是緩兵之計,確實,如何取捨,還要看大將軍趙石。

片刻之後,趙石搖頭笑了一聲,那說的口乾舌燥的傢伙,立時便是一個哆嗦,差點軟在地上,方才這個魔鬼就一直帶著笑容,每一次,卻都是血淋淋的人頭來做註解,這一次呢……

“回去告訴李……李國相,他當年也曾領兵征戰,奈何在朝堂上呆的久了,竟視沙場征戰為兒戲?什麼大義名分,什麼生靈塗炭,恐怕李國相看三國看的多了,甚或是老了,腦子有些不清楚……”

“我趙石領兵到此,就是為了殺人的,更非來與你定什麼城下之盟,我這裡勸李國相一句,若是聰明的話,不如趁早回興慶多與家人團聚些日子,過上幾天,恐怕就沒這個機會了。”

說到這裡,趙石冷哼了一聲,“數十萬雄兵,在我眼中,不過烏合之眾罷了。”

隨即,趙石一擺手,漠然道:“割了他的頭髮,剝了他的衣服,趕出去,哼,一個党項賤種,何敢用我漢家衣冠……”

倖存者被連拖帶拽的弄了出去,不過趙石身畔的老頭兒,又湊了過來,“大帥,那人小人雖沒見過,但長的與李……元康有些相像,定是其親眷無疑。”

趙石不耐煩的擺了擺手,“今日算你一功,來日到了興慶,還有用你的時候,日後日子過的是否如意,都看今日了,好了,出去。”

帳內暫時清淨了下來,趙石的眉頭終於皺了起來,他到是已經確定,李元康這樣的人,應該不會玩什麼無聊把戲,定有所圖,送了這麼幾個人過來,而且其中還有自己的子侄,應該不會是專門來送腦袋給他砍……

方才諸般手段,也不過是稍稍作態,將自己決戰之意傳達出去,不然的話,幾個小小的使者,又哪裡用得著他這麼費心思,直接砍了也就是了。

劉安康要的是這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