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84部分

給正在侃侃而談的這位新晉大將軍,得勝伯。

“好了,眾位大人也都覽閱過奏摺才對,陛下聖明,欽賜猛虎武勝之名,期望之殷,無庸本官多言,而趙大人,身負平蜀之功,實乃我大秦不可多得之良將,以趙大人練兵之能,陛下可以安心,我等也無可以質疑之處。

然新立之軍……自先帝一朝至今,只此一樁而已,所以難免疏漏,眾位大人若有何良策,儘管直言無妨,想來茲事體大,就算趙大人年輕若此,也不會嫌我等老朽在旁指手畫腳,定然不厭鉅細,為我等解惑才是。”,這話一說,氣氛鬆了一些,多數人臉上還露出了笑意,皆是暗自佩服樞密使大人所言得當,既言明瞭此中利害,話裡又不軟不硬的說的明白,讓眾人暢所欲言,不用顧忌太多,當然,也兼顧了年輕的得勝伯的臉面,雖只短短一句話,這等玲瓏心思,卻還是讓人佩服的很的。

而趙石如今為人處世也非是昔日可比,隨即拱手道:“多些樞相大人誇獎,趙石愧不敢當,諸位老大人之才,非是趙石可以企及,若有訓導,趙石洗耳恭聽便是,解惑兩字,萬萬不敢當的……

第八卷 繁華盡處是吾鄉第六百七十三章 長街

“下官有尚書大人之命在身,又不懂軍條……先多嘴兩句,拋磚引玉,還望諸位大人恕罪……國武監雖於我禮部轄下,然生員日後必多為軍旅之身,所以於生員及猛虎武勝軍之事,無法多做置喙,然國武監教授這一節上,我禮部以為,還有些待於商榷之處的……

禮部大臣頭一次開了。,說的其實還是權力歸屬的關節,也不是沒有來由,循的還是國子監舊例,國子監就不用提了,上下人等其實都算是禮部轄下,但國武監卻又不同,以前沒那個先例不說,特異的地方也是太多太多。

生員來歷不同,教授教習們身份也頗為龐雜,禮部那邊顯然是商量過的,既然沒有先例可循,但畢竟歸在禮部轄下,禮部也就不能一聲不吭,如今有了這麼一個機會,自然不會放過。

而新鮮事物每一出現,隨之而來的糾葛也是難免,現在這個情形到也不錯離譜,接下來,禮部的人又說了不少,但在座之人不用聽許多,就已抓住了禮部所想。

無非是生員如何他們不管,但國武監即屬禮部轄下,那不分一杯羹給禮部是不成的,尤其是國武監的教授們,不管來自哪裡,只要進了國武監,那就是禮部的人了,換句明白些的話來說,就是這些教授不管以前是兵部的,還是工部的,但現在只能是禮部官吏”在這一節上,禮部的意思很明確,也很堅決。

而且這番話究其根本,也非走向趙石質詢,而是在跟樞密院和兵部在打商量,標準的權責之爭,實際上,既不對事,也不對人”只求的是個名分。

可別小瞧了這個,各部權責分明,就像是林中猛獸一般,都有自己的地盤,你的權力大些,別人的權力就要少些,你踏進我的地盤,我不去爭,今日看來,好像失去的不多,但日後誰知道會不會得寸進尺,在我的地盤生生的挖去一大塊?

尤其是辦學之事,向來乃禮部專掌,也可以說,乃禮部根基所在,怎能容他人輕易染指?

但國武監太特異了些”可以說自古皆無的一個存在,最讓禮部頭疼的是,這國武監和禮部干係真的不大,教出來的生員,皆為武夫,既入不得翰林,也不會去考什麼進士,幾乎天生就是禮部最排斥的那一群、

而細究起來,這又是地道的辦學之舉,只一個國武監也就罷了,看上去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別看如今鬧的喧騰,過上幾今年頭,關不關門都難說”但你今日若定不出個章程來,天知道將來會不會再冒出其他什麼這個監那個監來”到時有了壞的先例,又該如何說法?所以,在此事上,不管禮部願不願意,都得上前爭上一番,不然將來,說不定會發生什麼,也許工部也能拉出一幫人來,辦上個書院,其他各部也能照樣辦理,到時候最尷尬的是誰?那還用說嗎?

禮部的大人們想的很長遠,也非杞人憂天,所以接著今日的時機,提了出來,其實話裡面的意思很明白,今日我禮部來人就明確權責來的,你樞密院和兵部不管怎麼說,那猛虎武勝軍不管怎麼建,我都不管,但必定得承認,這國武監的牌子是禮部的,誰都不能搶。

聽明白這個意思,那邊兵部就有人不願意了,瞅著話縫就插了一句,“猛虎武勝軍有徵召國武監教授之權,難道說,到時行軍在外,還要向禮部問及行伍之事?”

論起嘴皮子來,禮部的人可不讓與人,有人立馬陰陽怪氣的回了一句,“當年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