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侍中陳群立即回應,稱“漢祚已終”,勸曹操“宜正大統”。而曹操則早已掩飾不住內心的激動,說“如果天命如此,那麼就讓我做周文王吧!”
曹丕對父親的旨意是最明白不過的了。因此曹操死後不久,他就讓手下的人捏造出種種祥瑞來,說漢代的氣數已盡,將由魏來代替。曹丕還命華歆等人先行到許都,脅迫獻帝讓位。
華歆進宮後說明來意,獻帝吃了一驚,不禁流下淚來,還在猶豫,忽然外面湧進許多全副武裝的兵士。獻帝慌忙起身,轉身向宮內走。華歆等人追趕。到了中宮,曹皇后聞聲而出,見獻帝慌慌張張,忙問出了什麼事,獻帝哭泣著說:“你的哥哥要奪走我的帝位呢!”曹皇后一聽,不禁豎起柳眉,她繞過獻帝,攔住華歆等人,開口就罵:“你們貪圖富貴,膽敢謀反。試想我的父親功蓋寰宇,尚且始終事奉漢朝為臣,我的哥哥繼立魏王才幾天,就想奪取皇位,這是不可能的事,一定是你們這些人慫恿他乾的!”因為曹皇后是曹丕的親妹妹,華歆等人也不敢怎麼樣,只得暫時退卻。
過了幾天,聽說曹丕馬上就要到許都了,華歆等人會合群臣,請獻帝出殿,獻帝迫不得已,只好勉強出來。華歆已經起草好了退位的詔書,逼迫獻帝頒佈。獻帝含糊答應,派御史大夫張音將詔書送給曹丕。曹丕正在曲蠡,得到詔書,心中大喜,但表面上不肯接受,上表推辭。張音回來報告,華歆等人連忙致書勸曹丕登位,一面脅迫獻帝交出玉璽。獻帝流著淚,對他說:“玉璽由皇后收藏,不在朕身邊。”華歆去向曹皇后索要玉璽,曹皇后不肯給。華歆將此事報告曹丕。曹丕派曹洪、曹休領兵入宮,奪取玉璽。曹皇后把玉璽甩到窗外,邊哭邊說:“上天將不保佑你!”曹洪得到玉璽,仍舊派張音將玉璽連同第二道詔書一起給曹丕送去。曹丕得到玉璽和詔書,還不肯接受,再讓張音將玉璽退回。不得已,獻帝只好第三次下詔,曹丕這才答應了。
十月,漢獻帝告祭祖廟,使張音奏璽綬詔冊,禪位於曹丕。曹丕在繁陽亭登上受禪壇,接受玉璽,即皇帝位。隨即進入許都,改延康元年為黃初元年,國號為魏,追尊曹操為武皇帝,廟號太祖。廢獻帝為山陽公,曹皇后為山陽公夫人,勒令搬出宮去,但仍然可以用漢天子禮樂,算是另眼看待。漢獻帝做了大半輩子的傀儡,到最後也沒有擺脫被取代的命運。
14年之後,即魏青龍二年(234),獻帝死去,終年54歲。以漢天子禮儀葬於禪陵,諡號為獻皇帝。
虛待齋曰
在東漢後期的幾個皇帝中,漢獻帝劉協的聰明睿智,是別的皇帝不能比的。他從小就失去母親,由董太后養大,對宮廷中的刀光劍影你爭我奪,比別的皇子龍孫要懂得早,懂得多,自然也要出人頭地一些。在逃難之中遇到大軍閥董卓,能夠從容應對,不失皇家威嚴,就顯露了少年老成的性格,那時候他才9歲,難怪董卓引以為奇,覺得他才是真命天子。
14那年,長安鬧饑荒,他下令開倉濟民,官員假公濟私,剋扣救災糧,他能夠認真查詢出真相,懲治貪官,使糧食真正發放到百姓手中,救活了不少人的命,不能不說是做了件好事。在這麼小的年齡,能有如此作為,是很不簡單的。
後來他走上逃亡之路,被李傕、郭汜追趕,有人建議他脫離大部隊單獨跑,他卻說百官無罪,不能丟下他們只顧自己,也顯示出了仁君的風範。一路上惶惶若喪家之犬,這在歷代皇帝中也是不多見的,只有南宋開國皇帝趙構被金兵追趕,和南宋的兩個末代小皇帝被元軍追趕,有些近似之處。
說起曹操父子,對漢獻帝還是夠意思的。出了“衣帶詔”這樣的事,曹操也沒有把漢獻帝怎樣,還是保全了他的性命。曹丕稱帝之後,也沒有加害他,一直讓他頤養天年,最後壽終正寢,這樣還算美好的結局,在末代皇帝中是很罕見的。
對於“衣帶詔”,我總是有些懷疑它的真實性。以漢獻帝這樣的聰明人,難道會不明白什麼血書、衣帶詔都是根本沒用的,居然拼著性命去弄?他找的那幾個人,董承、劉備之流,手上都沒兵,聯絡還頗為鬆散,怎麼能成事呢?說《三國志》是正史,其實同《三國演義》相比,沒準兒作者的想象力更豐富呢。陳壽是個個體作家,自由撰稿人,沒有政府支援,也無任何資助,要是不憑豐富的想象力,如何能寫成一部正史?其實任何史書同真實的歷史之間都有很大的差距,可以相信一半就很不錯了。
蜀漢後主劉禪:誰說阿斗扶不起來?
東漢之後,中國歷史出現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北方的曹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