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坑窪窪,市面擁擠,像一個沒有睡醒的懶漢。然而這天卻一改常態,大街小巷,俱都打掃得乾乾淨淨,主要街道,張燈結綵,人們神彩奕奕,奔走相告,整個宛丘城,彷彿突然精神煥發,年輕起來了。陳湣公以上賓禮迎接孔子入城,各自說了許多寒暄恭維的話。孔子說
陳湣公說
孔子深受感動地說
陳湣公嘆息著說
孔子微微一笑,從容地說道
陳湣公聽得津津有味,忙插嘴問道
孔子回答說
陳湣公問
孔子回答說
陳湣公聽了這一席話,佩服得五體投地,本想繼續討教,看夜色已深,便命內侍送孔子師徒去館舍安歇。司城貞子奏道
陳湣公准奏。從此,孔子師徒便住在貞子府上,參預朝政,領取俸祿。就這樣,孔子在陳一住三年。
陳湣公一直待孔子為上賓,時常召孔子進宮,或駕臨司城府拜訪孔子,問政,問禮,切磋學問,但卻無所成事。因為小小的陳國畢竟是處在吳、楚兩大強國的夾縫中生活,常受兩國欺凌。吳國尤其趾高氣揚,這正是吳王夫差任用伍子胥打敗越王勾踐的第三年,自然也是勾踐臥薪嚐膽的時候。
一天,陳湣公由一貼心太監奉陪到司城府訪問孔子,半路上聽行路人說,魯國司鐸家發生火災,全家被焚,並且殃及宗廟也化為灰燼。駕車來到司城府門外,孔子得報陳侯駕到,忙與貞子率弟子出門拜迎。湣公以上賓禮相還,由貞子引入正廳,分君臣禮坐下,彼此說了些仰慕頌揚的話後,湣公問道
孔子雙眉緊皺,略假思索後,很肯定地回答說
湣公問
孔子回答說
其實,桓公、僖公祖廟的存在,說明季氏在魯國的跋扈。按照當時的禮法,祖宗的廟只存到四代為止,魯國所以還儲存桓公、僖公的廟,是因為季氏當權的緣故。桓公是季氏的直系祖先,僖公則是開始給予季氏封地的人。季氏為了紀念他們,所以特地將他們的廟儲存下來。孔子一向反對季氏專權,嫉惡如仇,才說了這樣的話。
陳湣公對孔子的話將信將疑,隨便暢談了一會,囑託貞子要以上賓款待孔子,然後便擺駕回宮去了。
事隔不久,有魯使到陳國來,陳湣公一打聽,大火果然將桓公和僖公的廟焚為灰燼。孔子料事若神,湣公倍加悅服。
來日孔子入朝謝禮,湣公詢問治國要道,孔子一一詳細對答,湣公連連歎賞。正當此時,突然有一隻飛鷹集於庭樹上,片刻墜地而亡。小鷹身上帶著一隻箭,箭頭是汎石的,箭桿是瓘荊木的,長一尺八寸。陳硒公遍問群臣,沒有人能夠辨析這支奇特的箭,又問孔子,孔子說
陳硒公立即派人入庫檢查,果然找到了同樣的楛矢,砮矢上確實刻有“肅慎氏貢楛矢”六個蠅頭小字,從此以後,湣公對孔子更加敬重,視為仙師尊長,事事請教。
一日,陳湣公對子貢說
子貢說
陳湣公感到子貢言之有理,於是遇有大事,及任免官吏,必向孔子諮詢而行。一班佞臣嫉賢妒能,孔子主持正義,他們恐怕官位不牢,便常在君前讒譖孔子。一日,佞臣伯專向湣公奏道
陳湣公准奏,宣召孔子進宮,命司庫取出九曲明珠,授予孔子說
孔子接珠在手,細細觀看。原來那珠在蚌胎中原孕九粒,飽綻而未曾分顆,便被人取出,用人工琢成一顆九曲巨珠。古時候的能工巧匠,竟能鑽上彎曲的眼,穿上絲線。年代久遠了,絲線磨斷,至今無人能穿。孔子打量了一番,很覺為難,便對湣公說
陳湣公毫不猶豫地答應了,孔子便將九曲明珠帶回寓所。第二天一早,孔子向顏回說明原委,顏回便匆匆出了宛丘東門,奔向洩莊。
原來,就在與弟子們失散的那天黎明,孔子與顏回在一個叫洩莊的村旁碰見一位中年婦女正在園內採桑。只見她衣飾整潔,舉止文雅,風度不凡,不似農家女子。孔子便對顏回說
顏回遵師命走到採桑女近前,很恭敬地說道
採桑女聽得顏回是山東口音,上下打量他的裝束與風采,問道
顏回回答說
採桑女微微一笑說
顏回返回孔子身邊,將採桑女的話敘述了一遍,孔子想,此婦人必系士大夫之家眷隱匿田間,賴採桑以自給的。
顏回來到洩莊,查訪到採桑婦人的住處,進家求見。屋內只有一位年近古稀的老太太,回答說無人在家,並搬出一個西瓜,邊割邊說
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