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衛等、外藩王、貝勒、貝子、公、臺吉、塔布囊等、一日三次齊集舉哀。文武大小官員、一日一次齊集舉哀。
○庚寅。上居蒼震門內。
○辛卯。上居蒼震門內。
○壬辰。上居蒼震門內。
○先是、上御乾清宮東暖閣、召諸皇子、及滿漢大學士、學士、九卿、詹事、科道等面降諭上□日。至是、上將諭上□日手書發出命大學士等、翻譯進呈
○癸巳。上居蒼震門內。
○是日、命諸皇子傳諭上□日曰、十五日、寧壽宮致祭朕可親往。十七日發引。朕身體甚弱、難以行走。若乘輿先行、此心不安。途中風冷。萬一冒寒、夙疾頓增、尤為可慮。今以不能去之故、明諭爾等。十七日、朕往寧壽宮。親視梓宮發引
○甲午。上居蒼震門內
○乙未。上因大行皇太后梓宮、於十七日發引、詣寧壽宮。率王以下文武大小官員及外藩王、貝勒等、讀文致祭奠酒慟哭久之始回蒼震門內。
○丙申。上居蒼震門內。
○丁酉。奉移大行皇太后梓宮、安設於朝陽門外殯宮。發引時、上詣寧壽宮親奠。慟器。近侍人員、不忍仰視。亦皆慟哭。梓宮啟行後上猶慟哭不已諸皇子再四跪勸良久。始回蒼震門內
○是日梓宮前儀仗全設自東華門出朝陽門。王以下奉恩將軍以上、外藩王以下臺吉塔布囊以上於協和門外齊集。內大臣、侍衛於東華門外齊集。左翼民公侯伯以下、有頂帶官員以上、於燈市口齊集。右翼民公侯伯以下、有頂帶官員以上、於紅廟。大路齊集。候梓宮至。舉哀跪迎。隨行哭送。漢文武官員、於殯宮牆外齊集。候梓宮至。舉哀跪迎。公主、王妃以下、八旗二品以上官員之妻先至殯宮二門外兩翼立。梓宮至。舉哀跪迎。奉安梓宮設帷幔畢皇子奠酒王等公主、王妃以下隨班行禮舉哀。
○戊戌上居蒼震門內。
○諸王大臣等奏大行皇太后安設殯宮。喪事已畢。今時值嚴寒聖體違和兼之足疾累日以來、力疾盡禮。臣等叩請皇上節哀調攝實宗廟社稷之慶亦大小臣工四海蒼生之大幸也奏入報聞。
○己亥。上居蒼震門內
○大學士等奏、查康熙二年上慈和皇太后尊諡大學士等會同翰林院擇二十四字。分為兩條奉上□日、尊為孝康慈和莊懿恭惠崇天育聖。今上大行皇太后尊諡。臣等會同翰林院、亦照例揀擇具奏。得上□日、此奏甚屬錯誤。爾等查太廟奉先殿二位文皇后神主、便知其誤矣。
○庚子。上居蒼震門內。
○大學士等奏臣等遵上□日恭詣太廟。謹瞻神位見孝端孝莊兩太皇太后並從太宗文皇帝廟號。俱有文字。臣等愚昧查康熙二年慈和皇太后尊諡舊檔、僅擬尊諡字樣具奏。未將康熙九年。奉上□日慈和皇太后從世祖章皇帝廟號升祔太廟之例、不以章皇后字樣一併寫出甚屬錯誤。因將所擬字內、填寫章皇后字樣具奏得上□日、此事不比尋常、但宣告錯誤則已。該部嚴察具奏。所擬尊諡、亦未明晰。朕記太皇太后徽號字樣甚多。即就原徽號字內刪減擬定。並未改換。今通行改擬、恐於例有不合。
○辛丑。於大行皇太后梓宮前、行初祭禮。讀文致祭。諸王、貝勒、貝子、公、文武大小官員、外藩王、貝勒、貝子、公、臺吉、塔布囊等、公主、王妃以下、八旗二品以上官員之妻、齊集舉哀。
○上居蒼震門內。
○大學士等、將上所降漢字諭上□日。翻譯進呈得上□日滿漢字句甚相符此上□日俱系朕肺腑之言。作何頒發之處、爾等速議具奏
○壬寅行繹祭禮上居蒼震門內。
○癸卯。上居蒼震門內。
○甲辰。上居蒼震門內。
○大學士等奏、前所降皇上手書諭上□日、臣等應照原上
□日繕寫。於本月二十八日交吏部傳集滿漢九卿詹事、翰林科道等官於午門前宣示內閣、起居注各寫一通、加謹收貯。此外有何應存之處、恭候皇上指示奏入留中
○乙巳。暫安奉莊文皇后忌辰。遣官祭孝殿。
○上居蒼震門內。
○諭大學士等、朕所下諭上□日、乃朕一生至苦之事。今爾等奏稱、內閣、起居注、各寫一通、加謹收貯、此外有何應存之處、恭候指示等語。無一語言及朕躬之事。若欲朦朧完結。其如朕垂老之身何。據此、則諸臣竟無忠愛之心、為朕籌畫、俾稍得休息也。且朕繕寫一生之事、已備十年。朕言不再之語、已盡之矣。爾等奏稱此外有何應存之處恭候指示等語。若更有指示爾等之處朕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