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賞他,我倒非常想見見他,不知殿下是否願意替我引見一下。”
“相國說的是李清吧!他是個新人,腹中又無學問。只有運道好些,所以才被皇上所賞識。只是一個小角色罷了,不足為相國掛念,倒是他揭發的一件走私軍品案,我倒覺得這才是值得相國注意的。”
說完,李亨的眼睛緊緊盯著李林甫,等待著他的反應,李林甫在此地等候李亨便是為了此事,就算對方不提,他也會將話題繞到這個事情上來,見太子主動提起,李林甫地一顆心終於落了下來,也就是說,此事太子也有和解之意。
官場上有你死我活的鬥爭,但更多的時候卻是妥協,從古至今,無不如此,雙方都不乾淨,都有把柄在對方手上,你放我一馬,我讓你一步,大家和和氣氣,相安無事,這就是中庸,就是和諧之道,一旦有新的利益之爭出現,或者雙方的力量失去平衡,那硝煙又會再次燃起。
此時李林甫找太子便是要尋求一個妥協的方案,而太子又何嘗不是如此。
“走私軍品自然由地方來處理,再報大理寺和刑部備案便是,老臣在此等候太子,卻是想為犬子衝撞廣平王一事向殿下致歉。”
廣平王李俶是太子李亨地長子,前幾日出京行獵與李林甫之子在城門處發生了口角,還輕傷了幾個家人,這本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李林甫更沒必要為此事而專門等侯太子,故不過是個藉口,向太子表態,他願意罷手。
話說到這個份上,二人都已心知肚明,李亨僥倖脫套,也不願將事情鬧大,便笑了笑道:“我家那個毛頭小子也是個火烈脾氣,這事他也有不對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