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城下觀燈百姓的喧鬧。所有的目光都盯著李清,李隆基的淡然、李亨的陰沉、李琮的得意、李驚雁的難過、楊玉環的惱怒以及眾王爺、公主的鄙視。
“呵呵!讓李舍人為難了,真是抱歉!抱歉!”李琬掩飾不住臉上得意之色,正要告退,李清卻笑著止住了他,“王爺請留步!”
“皇上,可否讓侍衛將臣的行李取來?”
李隆基點了點頭,早有羽林軍將李清地行李取來,並嚴密地監視著他,李清淡淡一笑,將王昌齡帶來的那冊萬民書取了出來,在城牆上一字擺開,拉直了足足有十丈。
他一指上面密密麻麻地簽名和手印,對李隆基朗聲道:“臣沒有功名也不會武藝,臣只有一個長處,那就是記住了皇上的恩德,善待皇上地子民,這是臣卸下義賓縣代理縣令時,義賓縣的父老鄉親們為我請願的萬民書。”
他驀然回身,緊緊盯著李琬,一字一句道:“那請問王爺,這算不算一種能力。”
城樓上更加寂靜,靜得可以聽見每個人的心跳聲,李隆基忽然哈哈大笑,“好!好!好!”他一連說的三個好,站起身來回視左右道:“你們都聽見沒有,看見沒有,功名只是做官的途徑,但為民辦事,被民擁戴才是做官者的本份。”
他走下臺階,讚賞地拍了拍李清的肩膀,指著地上地萬民書笑道:“這冊萬民書能不能送給朕。”
“臣的一切都是皇上所賜,所以這冊萬民書本來就是皇上之物!臣怎敢私自佔有。”
第一百零五章 各懷心事
到了一更,街上花燈依舊璀璨,人潮正盛,走累了就歇會兒,等二更的皇宮灑完金錢,再吃完宵夜又攜妻帶子向東市湧去,東市三更的天火舞,也是值得期待之事,
夜寒,李隆基褒獎完李清後便攜楊玉環回宮了,皇族宗室也各自散去,一輛輛華麗的馬車滿載著上元夜的枯悶、得意、惆悵與失落,慢慢消失在黑夜之中。
李琳的馬車一直在朱雀門下等侯李清,見他下得城來,馬車徐徐迎了上去,“賢侄,不如今晚到我府上去,再陪我喝幾杯如何?”
李琳興致盎然,李清今晚精彩的表現使他顏面大增,以致告辭時,不少關係尚可的宗室王爺都拱手向他表示祝賀,彷彿李清就是他的兒子一般。
李隆基的賞識並沒有讓李清昏頭,相反,李琬的刁難讓他想起了另一個隱藏的敵人,郯王李琮,海家真正的後臺,他由此又想到了海瀾的女兒,失蹤的海中恆,彷彿是一顆顆隨意灑落在路面的釘子,不知什麼時候就會扎穿自己的腳。
“世叔有命,李清怎敢不從,只是今晚正好遇到幾個義賓故人,他們尚在客棧等著我,不如我改日再來陪世叔喝酒。”
“也好,我老了,比不得年輕時候能熬更守夜,也該早點休息了。”
李琳的神情有些落寞。他自嘲地笑了笑,“那我們就改日見。”
他正要鑽進車廂,無意中發現他地外甥女正站在不遠處向這邊張望,李琳正要打招呼,卻忽然醒悟,“不對!她沒有參加皇室觀燈,怎麼會在此處?”
李琳的外甥女正是崔柳柳,她壓根就沒離開。一直就在朱雀門外候著李清,被幾個羽林軍護送著走出城門,頓時歡快地蹦跳起來,“李清!我在這。”
她全然不管路人的眼色。將馬韁繩甩給高展刀,提著榴裙飛快地向李清跑去,黃色披肩與綢帶在風中飄揚,她儼如一隻豔麗的蝴蝶,在光影中翩翩飛舞。
“你怎麼還沒有回去?你娘會擔心的。”李清的眉頭微微一皺,探頭向她身後望去,卻見高展刀向自己聳聳肩,兩手一攤,一副無可奈何的樣子。
“上元夜,我娘是不會管我地。”崔柳柳偷偷瞥了一眼他的臉色,見他臉色陰沉。剛才的喜悅和激動一下子蕩然無存,她怯生生道:“東市三更時有焰火燃放。我想帶你去看看。”
李清回頭向李琳望去,崔柳柳是他的外甥女,他有義不容辭的管教責任,這時,崔柳柳才發現自己的舅父就站在旁邊,她嚇得倒退一步,“舅父,你怎麼會在這裡?”
李琳卻沒有生她地氣。他眼神古怪地看了看李清,“原來你們約好的。難怪!難怪!今晚是上元夜,我真是老糊塗了。”
他回頭望了一眼馬車,無奈地搖了搖頭道:“你們好好去玩吧!我會給你娘解釋的。”
李清知道他誤會了,可話已經說到這份上,他再怎麼解釋李琳也不會相信,只得對崔柳柳道:“走吧!我再陪你逛一圈就送你回去,今晚我還有朋友要招呼,看焰火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