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部分

寫封e…mail,copy給俞威和Susan還有那個我不認識的人,我不像他們,我是明人不做暗事,我要把事情的全部真實經過都寫出來。那四條罪狀裡面,頭兩條都是隻有我和他們兩人在場,沒有旁證,但後兩條,都可以請埃蘭德的CIO來證明,請他把當時的情況告訴大家。真相大白之後,我會要求Peter對俞威和Susan做出處理,尤其是俞威,光道歉遠遠不夠,這種小人怎麼能勝任總經理的崗位呢?”

鄧汶又被自己慷慨激昂的言語打動了,他望著洪鈞,期待著從洪鈞嘴裡聽到鼓勵和讚許,不料洪鈞只是默默地看著他,面色凝重,鄧汶心裡頓時沒了底,剛要開口問,洪鈞已經低沉地說了一句:“那你就完了。”

洪鈞忽然覺得非常疲憊,一種心力交瘁的疲憊,他知道如果這個時候他不幫鄧汶一把的話,鄧汶的結局會很慘,但他也知道這不會是最後一次,以後還不知道要幫多少次呢。洪鈞強打起精神,對依舊瞠目結舌的鄧汶說:“那你就真掉進人家給你設的圈套裡了,連自己怎麼死的都不知道。你在ICE中國負責的是研發中心,某一個具體專案的成敗得失,都不會對你構成太大的影響,埃蘭德這個專案,即便總部的那個account manager要追究,卡彭特也會替你擋了,他把這些e…mail forward給你,只是for your information,讓你知道一下罷了。只有在一種情況下,卡彭特才會不得不把你請走,就是當他確信你在中國已無法繼續開展工作了。而你剛才說的那些‘反擊’,正是在把你自己往那條絕路上送。”

洪鈞停下來,休息一下,他以往連續講話幾個小時都沒覺得像現在這麼累,可見幫助別人遠不是舉手之勞那麼輕鬆的。洪鈞攢了攢氣力接著說:“俞威的e…mail,即使通篇是在捏造事實,但也只是對事不對人,沒有提到對你個人有任何成見。而你的做法呢?想請客戶出面為你作證的想法我就不多說了,實在是太幼稚了,這種內部事務怎麼能把客戶牽扯進來呢?那不是罪加一等嗎?你要寫e…mail找Peter和卡彭特評理,聲稱俞威這是在對你蓄意陷害,揭發俞威是個小人,你這麼做就等於向所有人宣佈,你和俞威是無法共事的,你們之間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你想一想,你和俞威是ICE在中國級別最高的兩個人,你們兩人之間的關係竟然到了不共戴天的地步,ICE的高層能不如臨大敵嗎?能不採取果斷行動嗎?要麼一方走人,要麼雙方都走人。在這種情況下,最英明的老闆在決策的時候,也不會考慮你和俞威之間究竟誰對誰錯、誰君子誰小人,他們只會考慮一條,就是:讓誰走,對ICE在中國的業務影響最小?你覺得他們會選擇留下誰、幹掉誰呢?俞威這招,狠就狠在這裡,埃蘭德只是個引子,Susan只是個配角,到目前為止所發生的一切都還只是整個陰謀的前奏曲,下面才是真正的陷阱,俞威就是要趁你立足未穩的時候,用激將法激你跳出來,讓你用自己的行動向所有人表明你和他是勢不兩立的,他在等著你自尋死路。”

洪鈞的這番話說完,接下來是一陣漫長的沉默,惟有一隻玻璃杯不斷在桌面上來回蹭著發出的響聲,那是目瞪口呆的鄧汶下意識地重複著手上機械一般的動作。洪鈞又要了一聽可樂,他開啟可樂罐的一聲脆響,終於讓鄧汶如夢方醒,鄧汶定了定神,把目光重新聚焦到洪鈞的臉上,喃喃地問道:“總不至於,我就這麼完了吧?”

“不會,只要你不上他激將法的當。俞威也罷,Susan也罷,不管他們再做什麼你也要沉住氣,按兵不動,甚至是Peter出面了,你也不要正面與Peter理論,你只需要關注一個人,就是卡彭特,你只需要做一件事,就是給卡彭特打電話,不要發e…mail,一定要打電話。”洪鈞特意強調了一下,又接著說,“你在電話中向他解釋,你是出於幫助sales team贏得專案的動機去做的,可能由於事先與sales team溝通不夠,也可能由於你和客戶打交道的經驗不足,使得專案的程序受到一些影響,你已經知道今後應該怎麼做了。就說這些,不要辯解太多,也不要說俞威和Susan的壞話,最好根本不提他們的名字,只說是sales team。卡彭特聽了就會心中有數,不管是Peter還是總部負責埃蘭德專案的人跑到卡彭特面前去告你的狀,他都會幫你滅火的,事情慢慢也就了結了。”

。 想看書來

圈子 圈套 2 第九章(6)

鄧汶一直默默地聽著,面無表情,一雙眼睛好像兩口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