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1部分

手,從此開始了盧森堡王朝在捷克的統治。在盧森堡王朝統治時期,捷克的經濟發展很快,捷克國王成為當時歐洲最富有的國王之一。1347年,捷克國王盧森堡王朝的查理一世(1346—1378年)當選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稱為皇帝查理四世。他在捷克推行獎勵商業,努力發展經濟的政策。但是經濟的發展卻帶來了人們對德國人的更大不滿。人們的反抗鬥爭首先是對著教會的。在捷克,教會是被德國人把持的,而且擁有大量地產。在反對教會壓榨的鬥爭中,湧現出了以胡司為代表的一批領袖。約翰·胡司(1369—1415年)出生在捷克南部胡西尼茨村的一個貧苦家庭。他畢業於布拉格大學,1396年獲碩士學位,1398年開始在布拉格大學任教。此後他進入神學院學習。1402年當選為布拉格大學的校長,並擔任伯利恆教堂的神甫。1403年成為捷克王后索菲亞的解罪神甫。

他目睹了天主教會在捷克的腐敗行為,決心在宗教方面進行改革。他的思想受英國宗教改革家威克里夫的影響。他主張把天主教會在捷克的教產收歸國有,認為教會佔有土地是產生一切罪惡的根源,只有沒收教會的地產才能清除教界的愚昧、貪婪和放蕩。才能恢復真正的基督教。胡司不承認教皇的最高權威,斥責教皇兜售贖罪券的行為,認為教會應當服從世俗政權。他反對教會的特權,當時神職人員可以在聖餐禮儀中使用聖盃,而一般的教徒只能領取象徵基督肉體的麵包,胡司主張一般教徒也可以用聖盃領取聖餐。這個主張是胡司教派的一條基本綱領。他基本上否認了教會的中介作用,指出一個教徒不向神甫懺悔照樣可以贖罪。聖經是最高的權威。

胡司努力宣傳自己的宗教改革思想。他的活動最初得到了捷克國王溫西司拉斯四世的支援,因為國王想利用胡司派的活動來提高捷克人民的愛國熱情。溫西司拉斯四世甚至在1409年頒佈了法令,取消外國人在布拉格大學的特殊地位,規定捷克教師在大學會議和其它的機構中佔有三個席位,而德國教師只准佔有一席。這對於德國人是個沉重的打擊,使他們不得不離開布拉格,大學的管理權回到了捷克人的手中。恰在這時,羅馬教皇約翰二十三世派人到捷克販賣贖罪券,聲稱購買它之後,罪人的靈魂死後也可以升入天堂。胡司大膽揭露這種欺騙行為。他在大學的辯論會上論證買賣贖罪券是不能容忍的欺騙。胡司的宗教改革主張激起了天主教會的仇恨。1411年胡司被開除教籍,1412年10月,胡司被迫離開布拉格前往捷克南部的農村。但他繼續傳播自己的宗教主張,並寫了大量的論文來反駁敵人的攻擊,大膽地揭露教會和教皇的欺詐行為。

1414年,教會在康斯坦茨召開宗教大會,要求胡司前去參加。德皇西吉斯孟德(1410—1437年)出面保證胡斯的人身安全,併發給他人身保護文書。胡司不顧危險前往參加。1414年11月3日,胡司在當地群眾的歡呼聲中到達了康斯坦茨。但是宗教會議根本不許他發言,就把他逮捕下獄。胡司在法庭上堅持自己的主張,對教會強加的種種罪名予以駁斥,但法庭根本不聽他的申辯。1415年7月6日,法庭宣佈胡司是異端,決定將他處以火刑。臨刑前,胡司作了他最後的一次講演,重申自己是無罪的。教會為了滅跡,把胡司的骨灰拋入萊茵河。

胡司死後,捷克人多次在布拉格舉行集會,抗議教皇的暴行和皇帝的失信。甚至捷克的貴族會議也向康斯坦茨宗教大會提出了抗議。人們自發地掀起了反抗教會的鬥爭,拒絕交納什一稅,驅逐德國的教士。終於在1419年7月爆發了大規模的起義。起義的矛頭指向德國人控制的教會,所以具有爭取民族解放和反對外來壓迫的性質。

起義發生在兩個不同的地區,形成了兩個不同的派別。其中以南方的塔波爾城為中心的一派被稱為塔波爾派,他們比較激進,參加者和領導者是下層勞動者。這支起義軍成為胡司戰爭的主力。1419年7月22日,大約有4萬多捷克各地的農民來到了塔波爾城,他們把帶來的多餘財物放在街道上的大木桶中,大家可以隨意取用。但是塔波爾派起義者沒有一個明確的統一綱領。他們只是反對一切不合理的事物,要求廢除等級制度,廢除國王,取消繁重的封建義務。他們要求沒收土地分給農民,建立一個美好的共和國。在他們內部,分為兩個公社,一個是內部生產公社,負責戰時的生產供應,另一個是作戰公社,負責保衛他們建立的社會。塔波爾派的主要首領是瓦茨拉夫·科蘭達。

另一個派別是以布拉格為中心的聖盃派,他們是胡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