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逆回成仙”。
徵西團往西天取經,西屬金,正暗合道家金丹大法之義。沿途險阻重重,喻示了道家煉丹之險阻,例如唐僧喝了子母河的水,腹大便便,這亦是道家氣盛腹脹之患,解法是往正南某處幹某某事,南屬火,正南是“午”,午為頭,故守頭部“泥丸宮”,其氣自化,暗喻之妙,令人歎為觀止。
(西遊記》是外佛內道的奇書,給我們看到了人性的複雜,所以說若能戰勝自己,便可以戰勝世界,取得藏在大雷音寺內的寶經。
心靈力量
一直以來,心靈學家都希望能在今天的科學裡我到一種足以去支援超自然現象的理論;正如科學界裡的死硬派或基於政治信仰立場的人亦想我到否定它的法門,而兩者都像一群在爭論光是甚麼顏色的盲子。
經典物理學承認的四種基本力量是“重力、電磁力、弱相互作用力與強相互作用力。”
這四種力量都會隨著距離的增大而衰減。例如第一種重力,亦即是萬有引力,以地球為例,離開地球愈遠,吸力愈減低,所以這四種力都有這種被距離規限的力場現象。而心靈力量那漠視時空的特質,應該是完全超越這四種力量的。
有人提出心靈力量是藉超低頻的電磁波、超光速粒子、引力子等而存在,則完全是一種沒有根據的馳想,尤其是超光速粒於還沒有任何方法可以證實其存在。
還是愛恩斯坦提出了最大膽的椎論,他說資訊可以從一個粒子於瞬時間超越廣闊的空間,傳輸往相距十光年之遙的另一個粒子。
這個完全不可想像的事,竟被現時領一代理論風騷的“量子力學”支援和同意。那是說當一個粒子被測量時,另一粒遙遠的粒子就會“知道”測量的結果。
剎那芳華
人類最大的敵人,可能就是“平凡的苦悶”。
以先前所述實驗為例,以精神力量去影響一粒自由落下骰子的點數,每一個人第一次去做時,他的成績一定比第二次和以後的好。合理的估計,就是當他們第一次做時,因為新鮮的關係,故而興致勃勃,得出了最佳的業績。
這也是我們的通病,任何事做得多了,變成平平無奇時,新鮮感失去,d切都變得沉悶乏味。所以說婚姻是戀愛的墳墓,請回想一下第一次和她或他釣會的滋味,為甚麼不能每一次都像第一次那樣?
滿足只是剎那之間的事,當以往朝思暮想的事變成平常生活的一部分,起始的興奮和濃烈便煙消雲散,了無痕跡。所以哲學家說“理想是永不能實現的”,當理想變成現實時,將失去了不平凡的吸引力,因為它已變成了日常平凡的一部分。
於是我們開快車、看電影、旅行、偷情……希望能暫別這個平凡的世界,享受新鮮不同的樂趣,雖然之後我們又要回平凡的苦悶裡,但已有了剎那的芳華。
神遊
神遊是人類的一個巨久長存的夢想。
肉身雖有侷限,但精神卻像西遊記中的孫梧空,一個筋斗十萬八千里,無遠弗屆,況且從身具異能的人士、致力潛修的禪道高人,甚或普通人在某些特殊的情形下,我們都能找到神遊的一些蛛絲馬跡,使我們燃起希望之火。
人類的進化,使我們失去了一些原始的技能,也得回了一些原始人沒有的東西,例如比較不倚賴體力的現代人腦袋,要比原始人大了和重了,特別是隆起的前額,便使現代人更能計劃和掌握將來,所以說不定人類進化到某一階段,一向若現若隱的神遊力量,或會變成走路呼吸那麼普遍。那時只要集中精神,剎那問便能到達某一遙遠的處所,清楚地看到那處的一切。神遊或者是唯一能使人類往來遼闊空間的方法和形式,據愛恩斯坦的椎論,這宇宙內物質所能達到的最高速度就是光速,假若這是真,我們將走不了多遠,星系和星系的距離是千萬光年計的距離。何況光速只是夢想裡的痴想。物質變成光時亦代表了物質的毀滅。
但神遊卻是非物質的精神旅行。
它或許是完成人類遨遊宇宙的唯一方法。
在美國科幻小說家阿爾弗雷德.貝斯特爾的作品《星辰我之目的地》thestarsmy
destination裡,對神遊有深入的描述。
書中所說的神遊在開始時是有界限的,不能超越地球的表面,試圖往宇窗無限深處闖去的人都消失得無影無綜。不過這樣已破壞了所有已存在的社會規律,舊世界徹底崩潰,產生無政府狀態,就像一個不懂事的頑童,拿著威力龐大的武器,做成的只有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