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46部分

“但這只是其次。最嚴重的問題是——陽明公在贛南兩年,破八十餘寨,殺了一萬多畲族人,這其中固然有謝志珊、蘭天鳳這樣的罪魁、跟他們造反的壯丁,但也不乏老人、婦孺還有孩子……”說到這,他的聲音有些低沉道:“其實根本不用殺這麼多人的,但陽明公無法阻止他的部下在攻破土寨後姦淫擄掠,很多時候為了掩人耳目,只能把人殺光,最後放火燒寨。”

“這是文人帶兵的致命弱點。”王寅面帶悲傷道:“縱使天縱英才,可以對打仗無師自通,但對兵卒的約束力,確實太差……軍餉微薄、地位低賤,又沒有意氣相投,想靠嚴刑峻法管住當兵的,只能把他們全都逼跑了。”說著嘆息道:“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陽明公在當時的一些無奈之舉,也不要深究了。”這話顯然是對鄭若曾說的。

“好吧,好吧,”鄭若曾從善如流道:“那就不說打仗,單說戰後陽明公的舉措吧,十家牌法、鄉約、破心賊,雖然效果都不錯,但也是有問題的。”

“十家牌法,就是後來採取的保甲法,一家犯法、十家連坐,讓畲族人都不敢外出謀生,有了官司也不敢到縣衙打,都是在宗族祠堂中內部解決。”鄭若曾接著道:“另外他用來‘正本清源’的鄉約,則因為宣講人是宗族耋老的緣故,反而加重了宗族的權威。還有那破心賊……”鄭若曾絕對是考據黨,每一條都要說得清清楚楚才罷休:“就是用漢族的文化取代畲族的,這擱到哪族頭上都不能接受啊!結果就是,畲族人對官府恨之入骨,更使其凝聚力空前,而陽明公苦心設立的縣城,卻淪為了擺設。”

“開陽兄說這麼多,”王寅又出來打圓場道:“並不是數落陽明公,而是要提醒大人,吸取前人的教訓,妥善處理三巢叛亂,與贛南畲族間的關係。”

“嗯。”沈默重重點頭道:“我瞭解二位的苦心了。”

“那就好,那就好啊……”一直都是鄭開陽主講,這會兒他也累壞了,疲憊的笑笑道:“這一代畲族人,都是聽著‘詭計多端王陽明’的故事長起來的。當年陽明公的手段再拿出來,哪還能靈光了?張臬八成是想照方抓藥,哪能不吃虧?”

第七三八章 運籌帷幄(下)

回到杭州後,沈默得到了詳細的報告……

原來張臬在到任後,立功心切,沒有采納俞大猷,‘謀而後定、穩紮穩打’的建議,徑直率領大軍挺進贛南山區,直撲賴清規的老巢龍南縣,意圖十分明確,就是要擒賊擒王、一戰而定。

起初進展順利,明軍開到龍南城下時,叛軍已經全部撤走,將縣城拱手讓出。但誰都知道,在贛南,縣城還不如那些大族的圍屋村寨有地位,所以張臬一面命人往杭州報喜,一面率軍進入大山尋找叛軍主力。

離開大道,進入大山之後,張臬發現情況比想象的要糟糕許多,不僅山路崎嶇難行、還遭到當地宗族武裝的敵對,所有的圍屋土樓都閉門謝客,官軍稍微靠近,便會招致矢石蓋面。更有甚者。還會遭到一些來去無蹤的山民的襲擊和騷擾,雖然造成的損失不大,但迫使明軍時刻保持警惕的,日夜不得安生。

更糟糕的是,在山裡整整一個月,都找不到賴匪所在。彼時正逢連綿的雨季,山區氣溫很低,雖然已經進入四月,夜間卻十分寒冷,露宿于山野中的明軍,必須要忍受潮溼和寒冷,不少士兵染上了痢疾和瘧疾,加上毒蟲的叮咬,每天都有幾十名士兵失去性命。

眼見著士氣一天天低落,張臬心急火燎,徹底失去了理智,終於不顧勸阻,率軍強行攻打賴清規的老巢下歷堡,但那堡壘被稱為龍南第一堡,最大最堅固也最難攻打,明軍攻擊了兩個月,也沒有得逞,反而損兵折將,十分狼狽。

致命的打擊在六天前發生了——為重振士氣,張臬毅然親冒矢石,在前線督戰,確實起到了一定激勵效果。明軍一度攻上了城頭。但此時意外發生了,一塊落石擊中了被重重保護下的張總督,張臬當場昏厥,形勢立刻逆轉,若不是明軍將領臨陣不亂、收住陣腳,損失將不可估量。

主將重傷,士氣低落到極點,已經不能再作戰了,劉顯只好率軍退回龍南縣,一面舔舐傷口,一面向杭州告急。

“劉顯誤我啊!”雖然早有心理準備,但當訊息落實後,他還是氣得想要罵娘。

“大人息怒,”沈默不在時,主持軍務的盧鏜低聲道:“龍南縣數萬大軍群龍無首,咱們得趕緊拿出辦法來。”

“北京有回覆嗎?”雖然知道不可能這麼快,但沈默還是問一句。

“還壓著沒有報北京,專等著您回來定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