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5部分

是天下太平,卻沒事可做。”

李銀見時機已到,便從懷裡拿出那份地圖副本塞給楊國忠道:“這就是一件事,沙州都督李清未經朝廷允許,擅自跨境偷襲吐蕃軍,這份地圖便是證據,我父親指明要讓楊大哥辦此案,你可別辜負了他。”

楊國忠嚇了一跳,怎麼會是自己兄弟之事,這叫他怎麼下得了手,李銀見他眼中猶豫,便又冷笑一聲道:“我再說一遍,這是我父親特地關照你做的第一個案子,若做得好,我父親會薦你到六部兼實缺官,若不想做,以後你也不用再登我家府門了。”

楊國忠地臉脹得通紅,他是個聰明人,雖然皇上看重他,但宰相大人卻萬萬不能得罪,否則將來有的小鞋穿,在切身利益面前,兄弟之情又漸漸消失了,李清的模樣再一次被他拋到腦後,‘公事面前不枉私情!’楊國忠告誡自己一番,便慢慢伸手將地圖接過來,揣進了懷裡,又低聲道:“請轉告相國大人,他老人家的話國忠不敢不從。”。

若現在再讓李清見李隆基,他一定會被嚇一跳,只兩個月的時間,李隆基便象老了十歲,夜夜笙歌使他生理調節開始跟不上,疲態畢露,他已經三天沒上早朝了,每天早上他根本起不了床,一直要睡到日上三竿才慢慢起床梳理,然後來御書房坐半天,聽取一些大事,小事便直接扔給高力士處理了。

可今天卻有兩件大事,先是兵部尚書裴寬趕來報喜,沙州大捷,都督李清率三千人殲滅來犯的吐蕃軍七千餘人,要求皇上嘉獎,這件事在十天前李隆基便在李清三日一次的報告中知曉了,而且所有的細節一字不漏地報告了他,因為敦煌城的城牆修補,無法守城,只能跨境迎頭痛擊,還有馬匪的及時支援挽救了戰局,李清請皇上赦荔非兄弟二人之罪。

對李清地坦誠李隆基十分滿意,而他能以少勝多,保住沙州,擊敗前來偷襲的吐蕃軍,更讓他讚歎,他當即回信一封,將他和所有參戰地將士好好褒獎一番,並答應他所提的一些合理要求。

可過了一會兒,另一件大事便來了,吐蕃贊普派特使來警告唐朝,沙州之事是唐朝主動挑釁,要求其嚴懲沙州都督李清,否則,一切後果都由大唐來承擔。

話說得極不客氣,言外之意就要出兵討伐大唐,雖然李隆基並不想處罰李清,但從這封信便可看出來,吐蕃要對大唐用兵了,他現在急於知道隴右地備戰情況。

‘詔李林甫火速進宮!’

但幾乎就在同一時刻,楊國忠彈劾李清的奏摺也遞上了李隆基的御案。

注:楊國忠改名應是天寶九年,老高因劇情需要將他提前了;另外還有個大錯誤,老高一直把太真和玉真搞混,前面將楊玉環的太真妃寫成玉真公主,錯誤巨大,罪不容赦,請大家批鬥!批鬥用的高帽已經用報紙疊好、戴上,上書四個大字:新年快樂!

第一百七十四章 納妾

楊國忠的奏摺李隆基看了三遍,這才隨手將它擱在御案上,坦率地說,楊國忠彈劾李清越界進攻吐蕃軍,他是越權了,他的職責是彈劾禮儀不正、朝事不周,彈劾地方官那是察院之事,但李隆基也不想給他計較此事了,倒是那張地圖引起了他的興趣,這份地圖應該是今天早上才送到兵部,地圖歸兵部職方司掌管,李隆基隨手翻開百官圖譜,找到兵部職方司一欄,李銀的名字赫然跳入他眼簾。

“難怪他這麼快便知道了。”

李隆基合上圖譜,嘴角露出一絲會意的冷笑,就彷彿猜謎晚會上被他猜到大獎一般,楊國忠的老底他派人去查過,卻意外地得知楊國忠與李清竟是老相識,老相識還這麼無情,這個御史當得還真合格啊!不過,這樣無情的人才是他所需要的,和李林甫一樣,李隆基也在考慮在朝堂中捧起一個第三派,太子黨倒臺後能平衡李林甫的相國黨,而朝中的崔、裴、韋關係盤根錯節、世代聯姻,不是好的人選,而楊家便是他看中的第三派,既討好了玉環,又能遂自己的意,一箭雙鵰,何樂而不為。

本來他考慮的是李清,但李清在朝中沒有基礎,沒有自己的人脈,而且他與李林甫已經翻臉,又被太子所壓,在朝中很難有機會起來,更重要是他身上少一樣東西,楊國忠有而他沒有地。那就是無情無義。

所以李隆基便將他外放到沙州,便是要他走自己的另一步棋,廢掉太子,當然李隆基還有他更深的考慮,李清他將來還有大用。

楊國忠奏摺的內容雖然李隆基不感興趣,但他依附李林甫的所做做為,這還算讓他滿意,只有依附大樹他才能長得快。而他的無情無義又註定他長成大樹後會立即翻臉,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