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而逃。
——按:長安城九門,東三門曰:通化、春明、延興;南三門曰:啟夏、明德、安化;西三門曰:開遠、金光、延平。
其北為皇城,越皇城而北向為宮城。皇城東南西共七門,北面通宮城三門,宮城北通西苑、禁苑,為定武門、重玄門,定武門即前時之玄武門。延秋門之名不見於呂大防長安城圖,永樂大典及程大昌宮城圖亦闕其名,僅李好文《唐三苑圖》志之,延秋門實在是唐宮城之外,並在西內苑之外,為西北宮外禁區的外苑城門,其地為漢時古宮城所在,亦即漢未央宮之西城,此西邊牆城,自北而南,有三門,曰:雍門、直城門、延秋門。
皇帝一行人黎明時從延秋門禁區逃出,則前夕之移居北內,當是住玄武門禁軍中,非如前人所謂住大明宮也。
我特別指明逃走的地方,是為著這次逃亡是極秘密的,也不道德的。皇帝逃跑,連住在宮城以外的皇族諸王及皇族百官,皆不通知。
皇帝在黎明時逃走了,皇城中人當時亦未知,是日,官員們依然入朝,等到宮城開啟,內宮宮人逃奔而出,始知皇帝已棄城而逃,於是,城中大亂,諸皇族中人及百官士民四出逃竄;流氓宵小,出動偷竊搶劫。長安城於一日之間,陷於空前大亂中。而此時,安祿山部,尚在潼關,距長安有數百里之遙也。
至於逃亡的皇帝一群,派內侍監宦官王洛卿先行至咸陽望賢宮準備午飯。結果,王洛卿與咸陽縣令都私自逃走了,皇帝出奔,走了四十里至咸陽望賢宮,已日中,大家都沒有飯吃。楊國忠去買了一些胡麻制的蒸餅供皇帝充飢,未曾逃走的民眾,以粗飯、麥豆獻給這一行逃難者。皇子皇孫皆以手掬之而吃——逃亡才走了四十里,狼狽相立刻顯露了,此去多艱,可以由此而想見。——這頓午飯,先是狼狽,後來,還是由隨行的御膳造了飯菜,供應逃亡者群。
下午,未時集中,再出發西奔,夜將半,一行人才到金城。(按:金城距長安八十五里,屬京兆府,本名始平縣,唐中宗景龍二年(公元七○八),因金城公主下嫁吐蕃,唐皇室人員送行至此而別,唐帝乃易始平為金城縣。)
金城縣令已經逃走,縣中百姓已大多亡匿,兵士們就破空了的民居住食,皇家諸人,胡亂宿於驛中,內侍監袁思藝看情形不妙,帶了幾名親信先逃了。
這情形,比在咸陽時更加狼狽。
當夜(或次日清晨)監軍潼關的王思禮,自間道逃抵金城,報告守潼關大將哥舒翰被俘事。
六月十四日(丙申)大唐皇帝的逃亡者群抵達興平縣境的馬嵬驛。
兵變和政變,就在馬嵬驛發生。
在此,先說明一下馬嵬的地形,驛柵城在馬嵬坡西,其東側有佛堂,可能附於驛亭,皇帝則止歇於驛亭。楊國忠一行,可能在後,與一批逃出的外交人員和朝官在一起,那時,因食物缺乏,吐蕃的外交人員二十餘人,找到楊國忠等,要求食物。陳玄禮屬下的四軍,此時當已與在後路的太子李亨有所勾結,於是,藉此機會製造兵變,他們說:楊國忠和吐蕃外交人員在一起是謀反,立刻發動,楊國忠當亦有家甲,急奔赴驛柵城,至西門,被叛兵追上殺害,其長子戶部侍郎楊暄、韓國夫人,亦被殺——他們二人的死址,當在馬嵬驛亭以東。國忠死處則驛亭及佛堂之西。以上三處的距離,無法準確考據,大約,驛柵亭與佛堂驛亭之間的距離,應在一至二里之間。
楊國忠被殺時,皇帝但知外面喧鬧而不明發生何事,應可想及距離不會很近。
於是,才有上面寫過的賜楊貴妃死之事發生。
楊妃死後,四軍暫安,皇帝大約立刻離開了驛亭而西行向柵城。
那時,在後隊的太子李亨——尚未入馬嵬境內。馬嵬事變之後,皇帝等待太子久不至,使人問訊,得知了太子有異志,不肯隨行入蜀了。結果,皇帝分後軍二千人及飛龍廄馬予太子(實際,這些軍馬,早已在太子控制中了。)但一些結果並不是立刻決定的,其間,有會商,太子李亨派兒子廣平王李俶為代表,而皇帝,則派皇子李瑁(壽王,楊貴妃的前夫)及高力士為代表,與太子談判。高力士與李瑁,便往返於馬嵬柵城與後軍之間。
那是在一天中發生的事故,而且,時間應只在下午。這可從路程算出。
興平縣屬京兆府,據元和郡縣誌:“興平縣東至府九十里。”又載:“馬嵬故城在縣西北二十三里。”據此,馬嵬距長安一百一十三里。距金城為二十八里。唐皇帝一行夜半始至金城,第一日行八十五里,大家困憊不堪,第二日的啟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