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候,浩罕大肆收留了一些從薪疆地區逃亡的瓦拉貴族,以及之前統治塔里木盆地的和卓。
如果史沒有改變的話,浩罕在向阿富汗的阿卜達裡王朝國王艾哈邁德沙杜蘭尼求援未果,以確保其與新疆地區的通商權為條件,臣服於清廷,成為了偽清的藩屬國。
直到其實力發展到鼎盛時期,才開始翻臉不認人,積極插手薪疆,進而引起了道光年間的張格爾之亂。至於後來的阿古柏,那就是這一思想發展至一個巔峰的代表了。
而眼下這個時代裡,陳漢的‘奇峰突出’讓浩罕國沒有成為偽清的屬國,相反他們還肆無忌憚的僱傭原準噶爾軍隊中的殘餘柯爾克孜族(吉爾吉斯族),作為僱傭兵充實軍事力量。開啟自己的費爾幹納盆地的統一之路。
陳鳴一直對之視而不見。浩罕國倒是主動遣使到過南京,打算以臣服為條件換取他們壟斷薪疆地區對外貿易的權益。這當然不會被陳鳴接受。
然後兩邊官方就不再相往來了。
浩罕商人可以到南疆喀什等地進行貿易,但是沒任何的優惠。
大玉茲在逐漸恢復了實力之後,主動打壓浩罕,進而是中玉茲。要不是小玉茲遠在裡海,跟浩罕完全不搭邊,怕是艾楚瓦克也會摻和進來一腳。那根本就不用陳漢出手,浩罕現在就有些焦頭爛額了。
馬丁真的好奇死了。
對比實力有限的俄羅斯【生死大敵奧斯曼還沒徹底倒下】,強大的中國對於哈薩克不是更有威脅嗎?他們還在改變著哈薩克人的信仰,怎麼中國人就在哈薩克內部混得這麼開這麼棒呢?
就他收集來的諸多情報顯示,中國人在哈薩克人內部有的影響力簡直是呈幾何式增長。哈薩克人對比中國的感官明顯比俄羅斯好很多,很多被派到哈薩克人部落裡的中國人都收到了哈薩克人熱情的歡迎。
這可真的奇葩了,馬丁他真的不懂了。(未完待續。。)
第八百三十九章 向著勝利邁進
這個世界上讓人搞不懂的事兒還有很多很多。就馬丁那點可憐的資訊來源,很多事情在他的眼中都是那般的稀奇古怪,事實的真像內幕上永遠籠罩著一層厚厚的疑霧。
然而事實又擺在眼前,三帳哈薩克對於中國的支援力度大的令人難以想象。他們的表現不像是中國的附庸勢力,而是已經納入了中國,稱為中國的一員。
“中國人肯定許諾的有好處,你看。”杜爾馬茲翻過桌面上的報紙,指著一個訊息對馬丁說:“不僅僅是哈薩克人賣力氣,蒙古人也十分的賣力氣。”
“現在又有兩萬蒙古騎兵抵到了唐努烏梁海。他們應該會對葉尼塞河流域到貝加爾湖的西部地區展開掃蕩。中國政府連給他們正規的番號都沒有,聽說每個人除了能得到100塊華元的獎勵外,馬匹、衣服和糧食、武器都需要他們自配。”
這種待遇都已經近乎於當年俄羅斯對土爾扈特部騎兵的頻頻徵調了,把那100華元換成士兵的糧食和馬匹的草料。但當初的土爾扈特部對於徵調是怨聲載道,這些事兒在報紙上都已經有刊登;而現在的蒙古人對於‘參軍’卻懷抱著無比積極的熱情。
杜爾馬茲當然沒有去過唐努烏梁海,但他在伊犁見到過成隊成隊唿嘯而過的蒙古騎兵。這些蒙古人臉上洋溢著熱情的微笑,但中國內地傳出來的訊息卻有在說,蒙古大草原、清海地區都正在被撤旗設縣。
杜爾馬茲就堅定地認為,陳皇帝肯定對蒙古人有所許諾,不然蒙古人還如此的為陳皇帝賣命,他們就真的全是神經病了。同理可推,哈薩克人也這般得到了許諾。
“放鬆些我的朋友。我們只是新聞記者,不是事事追求真實的史學家。我們的工作是寫出一篇篇足以引人矚目的新聞稿。”杜爾馬茲也好,馬丁也好,真的沒必要把什麼事兒都弄的清清楚楚。那樣的話,還不如直接在戰後去找中國人。
在這麼個美妙的下午,曬著燦爛的太陽,不品味著咖啡,好好地享受陽光,反而趴在桌子上不停地寫寫畫畫,英國人真的不懂得如何享受生活。
雖然杜爾馬茲並不滿意伊犁,很不情願的來到伊犁,但他也不得不承認伊利這的太陽比上海好多了,也比他的老家瑞典好多了。
……
而就在一位瑞典記者端著咖啡在愉快的享受陽光的時候,陳鳴帶著禁衛軍,還有上萬匯聚起來的蒙古騎兵,向著巴爾喀什湖快速前進。
他當然是騎著馬的。
從中原來到大西北,陳鳴覺得自己大腿內側的脂肪又瘦下去了。而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