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3部分

第1章 管理的新正規化(3)

換句話說,不使用“管理”這個詞彙是在大蕭條時期“在政治上做出的正確選擇”(political correctness)。

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風向開始轉向了。到1950年,由於美國的企業管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因此在很大程度上使得企業成為一個“非常時髦的詞彙”。隨後不久,“企業管理”“在政治上成為一個正確的”研究課題。從那時起,普通大眾和學術界就一直將管理視為“企業管理”。

然而,我們現在開始糾正這個犯了60年的錯誤,包括:許多“商學院”搖身一變變為“管理學院”,這些學院提供的“非營利管理課程”如雨後春筍般地冒了出來,以企業和非營利性機構的高階管理人員為招生物件的“高階管理人員管理課程班”大量湧現。

儘管如此,認為管理就是企業管理的假設仍然沒有被動搖。因此,提出和大聲地喊出“管理不等於企業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就像醫學不等於產科學一樣。

當然,不同組織有不同的管理方式,畢竟,使命決定戰略,戰略決定組織結構。管理連鎖零售店和管理天主教教區的方式肯定是不同的(儘管存在這樣一個令人驚異的現象,即這種差異比連鎖店或主教認為的要小得多);空軍基地、醫院和軟體公司也有不同的管理方式。但是,最大的差異體現在各類組織使用的術語上。然而,這些差異主要應該體現在應用上,而不應該體現在管理原則上。不同組織的任務和挑戰也不存在巨大的差異。例如,所有這些組織的高階管理人員在解決人事問題上花費的時間相差無幾,而且他們總是面臨幾乎相同的人事問題。在這些組織關心的問題中,90%左右的問題都是普遍性問題。對於最後10%的問題,企業與非營利性機構之間的差異與不同行業的企業之間(如跨國銀行與玩具製造企業)的差異並無太大差別。在所有組織中,無論是企業還是非營利性機構,只有這最後10%的管理問題才是這些組織所獨有的使命、文化、歷史和專業用語需要解答的問題。在21世紀,由於發達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