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可避免的。泰勒的希望是:透過提高勞動生產率使工人享受更好的生活。實際上,泰勒的這一希望,已經在各個發達國家中成為現實。
大約在同一時期,亨利·法約爾(Henri Fayol,1841—1925)就職於當時在法國已經算是很大的一家煤礦公司,並擔任領導人。他首先深入思考了組織結構問題,並率先提出了企業組織的合理方法:職能原則。在德國,沃爾特·拉特瑙(Walter Rathenau,1867—1922)早期在一家大公司中接受訓練。這家公司就是相當於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的德國通用電氣公司——AEG公司。這家公司是沃爾特的父親埃米爾(Emil,1838—1915)建立的,但其發展主要是在喬治·西門子的監督之下實現的。沃爾特·拉特瑙提出了這樣的問題:“大型企業在現代社會和現代國家中處於怎樣的一種地位?它對後兩者有些什麼影響?它的基本貢獻和基本責任是什麼?”目前絕大多數有關企業社會責任的問題,實際上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的年代中,就已經由拉特瑙首先提出來並思考過了。與此同時,也是在德國,以尤金·施馬倫巴赫(Eugen Schmalenbach,1873—1955)為代表,建立了一門新學科——“經營學”。以後發展起來的管理學科,如管理會計、運籌學和決策論等,則主要是(雖然人們並沒有意識到)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的年代中“經營學”的進一步擴充套件。也是在美國,出生於德國的雨果·芒斯特伯(Hugo Muensterberg,1863—1916),率先試圖把社會科學和行為科學,特別是心理學應用於現代組織和管理。
第一次管理熱潮(1)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出現了所謂的第一次管理熱潮。它主要是由當時深受尊敬的兩位政治家發起的,即美國的赫伯特·胡佛(Herbert Hoover,1874—1964)和捷克的托馬斯·馬薩里克(Thomas J�Masaryk,1850—1937)。胡佛這位傑出的工程師,之所以在全世界出名,是由於他把管理的各項原則應用於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外援活動:救濟成千上萬的饑民——首先,在美國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在比利時救濟活動中運用了管理原則;然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的中歐和東歐的救濟活動中,他又一次運用了各項管理原則。然而,提出利用管理來恢復遭受戰爭破壞的歐洲經濟這一思想的人,卻是馬薩里克這位歷史學家。他成為新成立的捷克共和國的第一任總統。過了25年,馬薩里克的這一思想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的馬歇爾計劃中得到了實現。這兩個人奠定了國際管理運動的基礎,並試圖把管理作為一種重要的社會力量來加以運用。
但是,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卻沒有出現類似的思想,這是個停滯時期。在此期間,任何一國的政府或任何一種經濟(除了美國以外)所能想象的最高目標,就是恢復到戰前狀況,即恢復到原有水平。日益上升的政治方面、社會方面和經濟方面的緊張狀態,很快就使整個世界在意志和遠見方面陷入了麻痺狀態。
20年代和30年代的努力
第一次管理熱潮菸消雲散了。崇高的希望變成了失望。但是,在表面的停滯之下仍有人在繼續努力。正是在這些年代,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風起雲湧的管理熱潮打下了基礎。
在20世紀20年代早期,杜邦公司的皮埃爾·杜邦(1870—1954)以及後來通用汽車公司的阿爾弗雷德·斯隆首先為新的“大型企業”提出了一種組織原則——分權原則。杜邦,尤其是斯隆,還率先提出了企業目標、企業戰略、戰略規劃的系統方法。也是在美國,先是在朱利葉斯·羅森沃德(Julius Rosenwald,1862—1932)的領導之下,後來在羅伯特·伍德(Robert E�Wood,1879—1969)的領導之下,西爾斯公司首先建立起一種以市場營銷為基礎的企業。隨後在歐洲,英荷公司(Dutch�English)合併的設計師組建了聯合利華公司(Unilever),併為多國公司設計出一套直到目前還是最先進的結構,並著手處理多國公司的經營計劃和銷售等問題。
與此同時,管理學科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在美國,出現了一些泰勒的繼承者。弗蘭克·吉爾佈雷思(Frank Gilbreth,1868—1924)與莉蓮·吉爾佈雷思(Lillian Gilbreth,1878—1972)夫婦和亨利·甘特(Hen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