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7部分

人不至於得寸進尺,確保天下長治久安。這種情形好比下棋,棋手必須掌握全盤攻防,進退有序,善於轉化不利形勢,這樣才能應對自如化險為夷。”楊朔銘說道,“此外還有一個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在於,我國同日本戰事一起,英美列強決不會熟視無睹。如果日本吞併我國,西方列強絕不會坐視自身利益受損,放任日本稱霸亞洲而袖手旁觀,但如果我國滅掉日本——雖然說目前這種可能性不大——西方列強同樣也不會坐視,他們不願意看到一個稱霸東方的日本,同樣也不願意看到一個實力超過日本的中國存在。”

“那樣的話,咱們可就是引火燒身了。”蔣百趕時髦笑了笑,說道,“現在英美等國的在華利益已經同中日戰爭緊緊地綁在了一起,一旦這燒身之火燒疼英美,英美必將出面遏制,無論是對我們還是對日本人。”

“他們講求的是均勢和制衡。一旦出現打破均勢的情況,日本肯定會和英美一道來對付我們,因為日本絕不會考慮同英美開戰。”蔡鍔說道。“我和百里曾經留學日本,諳熟大和民族欺軟怕硬的性格。別看日本人在亞洲為所欲為稱王稱霸,他們從天皇到平民都患有‘恐歐症’,視西洋人為妖魔鬼怪。據說威風八面的明治天皇有句流傳於世的名言:‘寧可忍耐,千萬別同英美開戰’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

吳佩孚握緊的拳頭慢慢的放鬆開來,此刻他的思想已經掙脫了現實夾縫的束縛,找到了正確的方向。窗外的涼風習習拂來,淤積於心頭的煩躁不安此時消失殆盡,讓他的精神為之一振。;

“英美一向自號是熱愛和平和正義的國家,他們前些日子還稱決不能容忍日本人在中國的胡作非為。英美公使不止一次保證,英美政府將全力保障中國的獨立和平,以防止蘇俄布林什維克主義向東方蔓延。”施肇基說道,“這其實就是表明,他們想要調停戰事,不願意看到有一方坐大。”

“那就是說,咱們現在應該儲存實力,不要讓英美得出我們有凌駕於日本之上的跡象,以後才好發展,是這個意思吧?”吳佩孚轉向楊朔銘問道。

朔銘點了點頭,“而且蘇俄對英美日本以及我國也是很大的威脅,正好可以藉此機會一併解決。”

正在這時,一侍衛悄悄的進來,向楊朔銘報告早晨山下又發生了一起槍擊事件。聽到侍衛的報告,蔡鍔吳佩孚等人的眼中不自覺的閃過一絲擔憂之色,但楊朔銘卻只是微微頷首,示意他知道了,並沒有顯得太過在意。

楊朔銘本人對此並不擔心,是因為他知道,自己有“超級電腦眼”的幫助,任何企圖暗算他本人的陰謀都是微不足道的和註定不會成功的。

但是,他必須要從源頭阻止這些陰謀向他身邊的人乃至整個中國擴散

“現在和談的結果,是日本政府同意放棄在我國的所有權益,但他們似乎並不打算把臺灣和朝鮮交給咱們,”楊朔銘說道,“朝鮮那邊咱們可以適當的讓一讓,但臺灣必須收回。”

“我覺得,日本恐怕不會同意放棄朝鮮和臺灣。”施肇基答道。

“我們可以和他們做一筆交易,”楊朔銘的嘴角突然現出了一絲詭異的笑容,“當然,咱們交易出去的東西,可是慷他人之慨的。”

聽到楊朔銘說出“慷他人之慨”這句話來,在座的所有人都是一愣。

此時的楊朔銘,目光忽然落在了牆上的巨幅地圖上,蔡鍔、蔣百里和吳佩孚注意到楊朔銘盯著的中、東西伯利亞地區的位置,不由得恍然大悟。

1921年10月6日,英美兩國政府提出聯合調停中日戰事。

10月10日,美國總統威爾遜代表美國政府發表談話,提出解決中日戰事的四點建議。並提議雙方馬上停火。

10月13日,中國政府公開表示接受美國政府的和平建議。

10月14日,日本政府表示接受英美和平建議,舉行和談,但並未表示接受美國的停火建議。

日本,東京,皇宮。

兩輛美國製造的汽車一前一後駛過了護城河,穿過空蕩蕩的肅靜的皇宮廣場公園,又沿著砂石鋪成的整齊的林蔭道行駛了大約五分鐘,然後悄無聲息地停在戒備森嚴的門外的石階下面。

一名身材高大的侍從武官上前拉開車門。

“上原將軍,請跟我覲見天皇陛下。”

這是大正十年十月下旬的一天中午,赤道北半球**辣的太陽兇猛地照耀著沒有人影的皇宮建築群祥和寧靜的林間空地,身材矮小的日本陸軍大將上原勇作被侍從武官帶領著,亦步亦趨地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