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主張透過唱腔表達人物感情,力求聲情並茂。他講究四聲陰陽,五音四呼。
吐字行腔時,字重腔輕,接近口語,具有純樸美。他還巧妙地吸收了旦角的
唱法和花臉的“炸音”,使他的唱腔色彩豐富,既有氣勢豪壯的一面,又有
柔和抒情的成分。不僅他的做工膾炙人口,唱工也很受歡迎。二十年代以來,
不少戲由蓓開公司灌成唱片,廣為流傳。
周信芳善於把唱、做、念、打溶為一體,在舞臺上創造出宋士傑、徐策、
蕭何、宋江、鄒應龍、張元秀等,鮮明、生動、有血有肉的藝術形象。他在
創造這些角色時,無不飽含著深沉而強烈的感情。因此,麒派藝術特別顯得
重彩濃墨,動人心魄。
一九二九年,天蟾舞臺邀了京角荀慧生、譚富英來演出。有一次演義務
戲,戲碼是《割發代首》。荀慧生飾鄒氏,周信芳飾張繡。周信芳以前曾經
演過這出戏,但自從脫離丹桂第一臺後,一直沒有動過它。朋友們都為他擔
心。演出時,周信芳超然不凡,“四擊頭”出來一亮相,就以渾身的勁頭鎮
住了觀眾。勒馬、下馬兩個簡單的動作,做來極為傳神。他把張繡的形象渲
染得八面威風,演出過程中,時時爆發出熱烈的喝彩聲。從前,南方演張繡
的,都摹仿潘月樵。可是周信芳異軍突起,以麒派的獨特風采贏得了觀眾。
如火如荼《封神榜》周信芳編演《龍鳳帕》等連臺本戲,獲得成功後,接著
又推出了連臺本戲《封神榜》這出戏共十六本。從一九二八年九月至一九三
一年八月,連續演出了整整三年,引起了更大的轟動。
天蟾舞臺為了推出這部連臺本戲,化了半年時間籌劃準備。在製作機關
佈景和邀角等方面不惜工本,共耗資數萬之巨。為商聘王鳳琴飾演戲中的琵
琶精,包銀開到千元。宣傳方面也大操大辦,刊登大幅的廣告和《封神榜特
刊》,觀眾與輿論界反響都十分強烈。
別扮演姜子牙、比干、梅伯、聞仲等主要角色。先《封神榜》中飾姜太
公(一九二八年)後與周信芳同臺合演的有:小楊月樓、劉漢臣、王芸芳、
玉鳳琴、潘雪豔、趙如泉、趙君玉、楊瑞亭、朱雅南、楊鼐儂、劉奎官、陳
鶴峰、董志揚、高百歲等。可稱是名角薈萃,各擅勝場。
在二本《封神榜》裡,周信芳扮演伯邑考,小楊月樓飾演妲己。妲己賣
弄風情,挑逗伯邑考,伯邑考徑自低頭撫琴,不為所動。為了更好地表現雙
方的心情,還加了一個打宮扇的太監的角色,透過他反襯出妲己的淫威和伯
邑考的凜然正氣。周信芳在臺上低頭撫琴,但頭頂上都是戲,眼角表達出其
內心從期望→警惕→蔑視→憤懣的心理變化的過程,演得精彩絕倫,扣人心
弦。
周信芳在另一本中扮演聞仲這一角色,揉紅臉,白眉,身穿改良靠,造
型顯得威武凝重。“絕龍吟”一場,聞太師率軍陷入了姜子牙的九龍陣,他
手下的大將鄧忠、辛環相繼陣亡。當張節前來報告鄧忠的死訊時,這裡聞仲
與張節有一段〔高撥子聯彈〕的對唱:
聞:你是何人?
張:我是張節到來臨,報的是,鄧忠落馬。。
聞:可是真?
張:句句真。
聞:可憐他,為國盡忠,慷慨就義,殺身成仁。。兩人的唱配合得嚴絲
合縫,而這種緊鑼密鼓的節奏與當時戰場上廝殺搏鬥的氣氛又是十分契合
的,因此產生了強烈的藝術效果。
周信芳在十六本《封神榜》中塑造了一系列性格鮮明、多姿多彩的舞臺
藝術形象,得到了廣大觀眾和評論界的好評。有位劇評家撰文稱讚周信芳“是
扮什麼,像什麼,演什麼,好什麼的全才生角。”他在文章中說:“隨便什
麼角色教他扮,有不出色的麼?隨便什麼戲教他演,有不當行的麼?有了他
這麼一個領袖藝員,什麼戲不好編排。。”
周信芳不僅擔任連臺本戲《封神榜》的主演,而且對整部戲的編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