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28部分

濟發展上畢竟還是一個小毛孩。”

——————

第二更到

第一卷 第383章 遷都中京,大閱兵

第383章 遷都中京,大閱兵

昨天下雨,小菜就不來回跑了……

——————

中華帝國確實不急著玩泡沫經濟,因為夏鈞作為穿越者,知道一戰後的經濟發展路線,前十年是很繁榮的,而後十年是很蕭條的。

如果還按照原本的時間刻度的話,那麼中華帝國甚至可以在1929年後再搞泡沫經濟。

不過顯然歷史已經改變了,中華帝國最多隻要把事件提到1925年,也就是說,三年後中華帝國將會跟進。

三年內,中哈帝國的目標是將全國的基礎設施修建清楚,讓後再搞泡沫經濟,大規模的向國民低息放貸以刺激內需。

不過當前中華帝國也是有能力搞泡沫經濟,起碼在東部地區,是具備基礎條件的,只是在內陸和西部地區不具備,北方的條件也不是太具備。

內陸地區和北方的條件也很快就能具備了,因為內陸和北方地區的基礎設施修建並不難,帝國則愛1921年,鋪設了三萬公里的鐵軌,可以說是無比瘋狂的,就連美國當初也沒有這麼瘋狂的鋪設行為。

在這樣瘋狂的建設背後,是亞聯儲不斷的增發貨幣,使資金鍊一直處於充盈的狀態,相比美國的瘋狂印刷,亞聯儲還算是比較節制的。

《復興日報》上的防止泡沫經濟的那篇文章雖然是夏鈞做的,但問題是中國並非沒有泡沫經濟。

鐵路建設泡沫就很強大。

這也是當前唯一一個比較大的泡沫。

鐵路可以私人建設,中華帝國的土地也屬於私人。

此時在中華帝國建設鐵路,回報率是很高的。特別是在內需市場逐漸繁榮的狀態下,大量的原材料、商品都透過鐵路進行運輸。

是較高的回報率,推動了鐵路建設。

因此,泡沫雖然有,但卻還不大。

此時的建設還算是有點理智存在的,不會胡亂的進行重複性建設。

同時中華帝國的運輸行業上,公路運輸也與鐵路並起,公路和鐵路的運輸競爭已經越來越強烈了。

但相比汽車來說,鐵路運輸還是存在諸多優勢的。

畢竟中華帝國是一個如此龐大的國家,但貨物運輸超過一定距離時,公路運輸也就失去了競爭優勢。

公路在三百公里內競爭優勢最強。

面對蓬勃發展的公路運輸,各地鐵路依舊是很繁忙。

此時中華帝國給地都在瘋狂的建設,因此光是建築材料運輸就佔用了大量的鐵路運力,同時各地的原材料開採,也佔據了不少鐵路運力。

鐵路的運輸價格還算便宜,只要持續保持運轉,那麼收回成本確實不是難事,這也是為什麼此時中華帝國內部熱衷於鐵路建設的原因。

中華帝國的由於對外出口的繁榮,因此一定程度上也帶動了內部的繁榮。

加上大量的建設行為,也使內部市場開始走向繁榮。

而且此時中華帝國還未進行透支消費的發展模式,因此市場要想變得不繁榮那是不可能的。

經濟發展這個東西,實際上只要政策得當,是很好控制的。

在不斷繁榮的內部市場下,瘋狂的基礎設施建設也就是常理之中的事了,畢竟內部市場繁榮了之後,無法跟上的基礎設施,都會有人拿著大把的錢去建設,從而跟上市場的發展。

這種發展會消耗大量的資源,理論上是這樣的。

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在非常繁榮的市場下,會延伸出大量的建設行為,同時經濟崩潰後,國民會欠銀行很多錢。

而銀行如果是國家的,那麼國家在發動戰爭時,也就可以有很多人力可以動用。

在市場經濟中,如果把一件產品細化,會發現成本幾乎大部分都是勞動力成本,而非勞動力成本的,那屬於不動產成本。

但那些不動產成本,除非是那些田地,其他的人造不動產都是可以繼續細分為勞動力成本。

美國的那種透支消費方式確實是諸多有利,但在中華帝國,必須由國家來操縱這種模式,否則錢會跑到私人手上。

以中華帝國的發展計劃,這種瘋狂的鐵路建設,還將持續十年以上。這要政策上不出問題,這種瘋狂的建設就能夠維持下去。

這是一種屬於人為可控的瘋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