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0部分

和特殊的官商地位。

十三行的潘、伍、盧、葉四大行商,其家產總和比當時的朝廷國庫收入還要多,是貨真價實的“富可敵國”。

廣州不僅對海外商人有巨大的吸引力,對國內商人也有巨大的吸引力,彷彿這片土地特別適合經商。十三行的行商,不少就是從福建移居來的。他們在家鄉不過是碌碌庸流而已,但一到廣東便如飛龍在天、魚躍大海,成就了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

廣州,永遠是天下英雄創業的最好平臺。

不過,當時卻誰也不認為這是“英雄創業”,反倒覺得臉上無光,既怕朝廷追究,也怕累及後人,所以和洋商打交道的十三行商人,都不願意別人知道自己的真實名字,不是改名換姓,就是沿用父親的名字,或者兄弟幾人共用一個名字,像梁綸樞改名梁承禧,伍秉鑑也有好幾個名字。

葉上林祖籍福建漳州詔安,經營義成行,與潘有度、盧觀恆、伍秉鑑號稱“廣州四大富豪”。

伍秉鑑祖籍福建泉州,自從經營怡和行後,憑著長袖善舞的經商天才,第二年怡和行便位居行商第三,五年後躍居第二,再過兩年雄踞總商地位,真是如日中天,不可一世,創造了一個驚世駭俗的金錢神話。

伍秉鑑擁資超過2600萬銀元,不但在國內擁有數量驚人的地產、房產、茶山、店鋪和千萬家財,還在美國投資鐵路、證券交易和保險業務,同時還是英國東印度公司的最大債權人。

幾十年前有一位美國商人欠了他7。2萬元銀票,滯留廣州無法回國。伍秉鑑聽說後,滿不在乎地把欠條撕碎,說賬已結清了,你高興什麼時候走就什麼時候走。

廣東十三行依託大清,壟斷對外貿易在百多年時間中,成就了數名世界首富,可謂財勢滔天讓人驚心。

當然了,在官本位時代任爾財富再盛,也抵不住朝廷的一紙公,文和官員們的貪婪無度。兩次鴉,片戰爭中廣東十三行都倒了血黴,被朝廷勒令承擔了極為沉重的外債負擔,稱之為朝廷的提款機也不為過。

廣東巡撫和布政使此時正缺錢得很,自然也想從十三行好好撈上一筆。可惜十三行今年的‘年費’已交,他們可沒其它好名義上門勒索求財。

“你也用不著氣餒,既然督臺大人提到了十三行,估計大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