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75部分

遲三年,於1918年初按照6%的利息全額移交三年需支付之數額。

當時李漢之所以默許外交部在這份屈辱協議上簽字,主要還是因為民國當時正處於內憂外患之中。雖然在山東擊敗了日本,但是並沒有與日本打一場全面戰爭的實力。而且歐戰在即,國內也尚未實現統一,南方割據勢力眾多等等。於是才有了當時的簽字。

只是時局瞬息萬變,短短三年的時間,民國在遠東正面擊敗了俄國數十萬軍隊。工業上第一個五年計劃已經所有投資悉數到位,除了造船業遠遠不可敵外,中國已經建設擁有了一份不差於日本多少的軍事重工業。經濟上,在過去的三年多的歐戰中,民國持續從歐美分享到了超過15億華元的戰爭收益,雖然看上去比日本的23日日元要差不少,但如果算上戰前中國投資的一些美國公司的股票,加上發現的一些美元假鈔跟走私的毒品等,收益可能還要再翻一倍有餘,已經超過了日本。

正是依託於這種收益,民國才能快速的組建起一支規模龐大的軍事武裝力量,並且跟日本叫板。

當時間走到1917年底,《中日停戰協議》規定的中方將向日本支付庚子賠款的時候。國內爆發了一場聲勢浩大的遊行示威,抗議政府接受日本無理要求,並要求政府拒絕繼續庚子賠款。更有激進者向政府書寫了血書,要求發兵收復遼東及臺灣。

遊行示威給了李漢當局很好的藉口,他當下便令外交部以‘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