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部分

原因何在?是失去了自信?是擔心不斷變遷的人心?是無所寄託?是虛幻?是落寞?是恐懼?我站在舞臺上,一邊接受著喝采,相繼襲來的一些莫名其妙的影子,在我心裡不斷翻騰,對它我真不知如何處理。

但是,我並不因此就拒絕觀眾的喝采,我肯定喝采的價值。

我決定引退的時候,還在反覆地自我探詢:會不會有一天又尋求起那令人心馳神往的喝采聲呢?

稍為冷靜地思索一下,我認為自己心中反轉的“影子”恐怕就是“不安”二字吧!

作為人,作為一個女人,被人所愛是一大喜悅。同時,愛別人也是一大喜悅。但是,被人所愛卻沒有什麼確切的佐證,既無形可循,也測不出大小輕重。只有自我感覺才是保證。對震耳欲聾的喝采聲和我所面向的觀眾,我是願意付之以愛的。然而,不論多麼熱烈的喝采,我也不能囫圇吞棗地接受,如果能把它全部接受下來,那麼,喝采的意義就太大了。

我不認為喝采聲全都百分之百地發自觀眾的純摯肺腑,其中也有出於禮貌才鼓掌的吧。縱然說那掌聲確確實實,也不能為之飄飄然。對我來說,可悲的就在於已逐漸地分辨出哪是真誠的掌聲和哪是出於禮貌的應酬。

在分析喝采聲的含義時,我對自己的演出提出了嚴肅的質疑,尤其注意到了演出節目。

首先,別人的歌子我絕對不唱。我覺得自己的歌子還不能演唱自如,那就不會唱好別人和外國的歌。即便是別人為我創作的歌子,但自己的歌聲還是自己的歌聲。用自己的嗓子演唱,那歌子從開始的一瞬間便是屬於自己的。我覺得必須真正珍視的不正是這個嗎?

一個歌手對準備獨唱會的我說:“唱什麼歌啊?是唱爵士樂等各種各樣的歌子吧?帶點挑戰味道的……”

那時我想過,把這種模式化的形式灌輸給社會上普通人們的,不正是歌手自己嗎?那麼,我拒絕它,說不定可以從模式化的看法中解脫出來。

我絲毫沒有過高評價自己、高傲自大的意思。我只是想固守“自己的世界”,希望在自始至終足以顯示自己才華的全部演出中,把自己的精神留給觀眾。

我希望觀眾看完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