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百四十三章 金武均發聲,拆除案進了青瓦臺!

“從風水地理的角度來看,漢城的龍脈是發自開城松嶽山,然後向東經廣州山脈蜿蜒到達漢城以北的北漢山和北嶽山,從彰義門進入李氏王朝的正宮景福宮。朝鮮總督府的設定,正是要截斷這條龍脈。漢城古城牆南段的南山,是漢城的案山,也是王宮的對景,在這裡建設平面呈“本”字形的朝鮮神宮,朝鮮神宮的參道(進入神宮之前的路)筆直向北,正對北嶽山,相當於將其變為射向朝鮮民族龍脈的一支箭。所以,直到今天,韓國人(原來的南朝鮮)的心仍然經常被日本的“鐵釘”刺痛,由此引發的反應也是空前激烈的。有不少韓國人認為,日本人埋下鐵釘後,朝鮮半島就沒有再出現過偉大人物。韓國政府曾根據有關線索,清除日本埋下的大鐵釘,但據說很難清理乾淨。”

王鍾看著下面的記者侃侃而談道。

“竟然是這樣,那麼朝鮮總督府一定要拆掉!”

下面的記者開始交頭接耳起來,想要表達的意思很明確,那就是一定要拆掉總督府!

這對韓國人來說,總督府不在僅僅是恥辱,更是破壞韓國風水的元兇,自然不能讓他繼續禍害大韓民族的子民!

《破壞風水的元兇,朝鮮總督府!》

《實現南北和平統一,必須拆除日本朝鮮總督府!》

《遺毒無窮,日本朝鮮總督府》

這些報道在韓國國內引起了強烈的反響。也導致了一場輿論風暴,沒有人支援拆遷,也有人反對。

持反對意見的大多是歷史學家。他們對風水之說是嗤之以鼻的,反而從歷史的角度論述了總督府的價值英雄聯盟之美女軍團。更將這座建築視為一種鞭策!

希望未來的子孫,時刻保持這種恥辱感,從而刺激他們奮發圖強!

不過顯然,他們這種論點不是主流意見,大多數韓國人還是希望能夠拆除總督府的,這也和中國風水在韓國深入人心有關係!

絕大多數的韓國人還是相信風水的。甚至比中國人更加的迷信風水!

“風水”是中國的傳統文化,日本和韓國深受其影響。形成了迥異於中國“風水”的日韓風水文化。三國的“風水”,皆植根於傳統周易文化的土壤之上,蘊含有強烈的自然崇拜精神和樸素的農耕文化思想。三國的“風水”均暗含了現代建築生態學和建築美學的思想,具有豐富的生態內涵和人文意蘊。三國的“風水”具有功利性、生態性以及系統性等共同特點。無論是在“風水說”層面。還是在“風水術”層面,三國“風水”均各具特點,其迥異性具體體現在“空間風水術”和“時間風水術”兩大方面。地理影響和宗教濡染,是三國“風水”特點迥異的主要原因。

早在盛唐時期,高句麗政權和日本政府就接二連三地派遣使者,學習中原(中國)先進的文化和技術,其中自然包括大唐(中國)的國粹———“風水”。伴隨著天文、曆法等知識的東漸,中國“風水”也漂了洋,過了海。在東北亞兩個島國紮了根、落了戶。在此後漫長的歲月中,風水思想與日韓兩國的地理特點、宗教文化以及風俗習慣,不斷結合。逐漸沉澱,最終形成了兩國各具特色的風水文化。

日韓風水雖然發源於中國,但是也吸收了很多本地的文化,從而形成了獨特的風水文化!

王鍾經過對比研究後發現,日本的“風水”文化受佛教(神教)影響較深,帶有濃厚的神秘氣息和較重的隱喻色彩。這種特點集中表現在神社的建築風格上。日本的神道自然觀認為,人與山、水、森林等自然物具有密切的親緣關係。自然,由神生成的人與萬物也會具有無可置疑的神聖性。

在日本,幾乎所有的神社都與山嶽、海灣、河川、湖沼、森林、瀑布等自然環境相聯絡。這種神社建築“風水”,追本溯源,起源於日本的神道思想(儒教、佛教和道教的混合體),端倪於先民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在日本《古事記》中,記載有這樣的神社傳說:據說在天地開闢之初,出雲之神凝望著大地說:“出雲這塊新的土地是個好地方,就是小了點,所以我要在它上面加點什麼,讓它變大些。”說完,他環顧四周,一眼望到了新羅,看見那裡的土地恰好符合他的要求。於是他用繩子從那裡拖來了四個島嶼,將它們加在出雲的土地上……,(其中)第四個島嶼變成了一位大神的廟宇所在地,他的神社被賦予了可靠的魔力,能夠保護稻田不受損害。

韓國與中國是一衣帶水的鄰邦,文化交流的歷史非常悠久。起源於中國的“風水”思想,不僅對日本的“風水”文化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也對同在